“俄羅斯”(русские)壹詞源於歐洲壹個古老的東斯拉夫部落的名字“羅斯”。俄羅斯族的祖先最早生活在東歐,在公元1世紀被羅馬歷史學家稱為“維勒底人”。他們住在維斯瓦河及其附近。10世紀,俄羅斯大公奧列格控制了以基輔為中心的周邊部落。13世紀,基輔俄羅斯被蒙古人吞並,納入蒙古人建立的金帳汗國。
元文宗皇帝時,招募金帳汗國的1000名俄兵擔任護衛,並分田地耕種。這是歷史上關於俄羅斯人大量進入中國的最早記錄,中國史書上稱他們為色目人。從14世紀開始,俄羅斯人脫離了古羅斯部落,在15世紀末16世紀初建立了以莫斯科為中心的中央集權國家。
在種族分類上,俄羅斯人屬於歐羅巴人種。人體的特征是皮膚白、眼睛棕或藍、鼻子高、嘴唇薄、頭發軟黃、身材高挑,第三種頭發(胡須、腋毛等。)中等發達。由於與周邊民族的通婚,中國的俄羅斯族逐漸改變了體質,具有了黃種人的特征。
在中國的俄羅斯人早在18世紀初就從沙皇俄國遷來。18世紀後期,由於沙俄的殘酷統治,大批俄羅斯人移居中國,特別是19年底和俄國十月革命前後,更多的俄羅斯人從西伯利亞等地湧入北疆和東北。俄國十月革命後,壹部分人逃離戰亂,進入中國。
當時他們被稱為“歸化民族”,他們共同居住的村莊被稱為“歸化村”。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改為俄羅斯族,在中國被承認為少數民族,享有與其他民族人民平等的權利。在中國的俄羅斯人的生活習俗、物質文化、精神文化與在俄羅斯的俄羅斯人基本相同。因為俄羅斯人長期沒有移居到我們國家,他們中的許多人在前蘇聯國家都有自己的親戚和朋友。
新中國成立後,兩人關系恢復,很多人要求回老家與親人團聚。上世紀50年代,經中蘇兩國政府同意,幫助他們遷回老家。此外,壹些俄羅斯人已經搬到了澳大利亞和加拿大,因為那裏也有他們的親戚。所以,俄羅斯人在中國的人口已經不多了。
俄羅斯人也是壹個能歌善舞的民族。他們經常舉辦各種家庭宴會和聚會,包括交誼舞、俄羅斯舞、天鵝湖舞、烏克蘭舞、俄羅斯集體舞、踢踏舞、頭巾舞、馬車舞等。,婀娜多姿,具有濃郁的民族特色。踢踏舞是俄羅斯民族的民間舞蹈,是復活節的舞蹈之壹。
跳這種舞時,男女老少穿上皮鞋,壹起參加。在手風琴的伴奏下,大家圍成壹個圈,用腳尖、腳跟或腳掌的壹部分撞擊地面,發出踢擊的聲音。女人們手舞足蹈,揮舞著絲綢,男人們邊跳舞邊吹口哨,小提琴手也加入了舞蹈的行列,邊拉邊跳。節奏清晰多變,腳下動作靈活洪亮,場面活潑熱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