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餐勺的起源,可以追溯到農耕出現的新石器時代。這壹時期的餐勺大都以獸骨為主要制作材料,形狀常見匕形和勺形兩種。匕形勺為扁平長條形,末端磨有薄利的刃口;勺形的窄柄有平勺,制作較為講究。兩種勺表面磨制都很光滑,用於取食的壹端往往還磨出刃口。很多餐勺在柄端都穿有壹系繩的小孔,便於攜帶。①在眾多的新石器時代遺址中都有骨勺出土,如黃河流域的磁山文化、半坡遺址、大汶口文化,長江流域的河姆渡文化等。除了骨勺之外,浙江省良渚文化瑤山遺址和安徽省含山淩家灘遺址都出土了玉勺,形制與現代的餐勺相似。
餐勺的出現,與古人的進食方式息息相關。中國新石器時代農作物品種主要是水稻和粟,分別適宜於濕潤的南方和幹旱的北方種植。這兩種谷物的烹飪比較簡單,人們可以直接粒食,用炊具加上水,煮成粥飯即可食用。面對熱氣騰騰的粥飯,尤其是半流質的米粥,人們不方便直接用手抓食,需要借助器具食用。剛開始,人們可能隨手撿來獸骨骨片或蚌殼,不經修整就用它進食粥飯了。後來,人們不再滿意骨片參差不齊的自然狀態,於是開始對其進行加工,真正意義上的餐勺就被制作出來了,餐勺從此成為了人們不可或缺的進食器,陪伴了人們數千年。史前廣泛的粒食傳統,特別是粥食方式的確立,使餐勺的出現成為必然的事情。
新石器時代制作餐勺的主要材料是獸骨,進入青銅時代後,逐漸以青銅作為制作材料。後來隨著時代的發展,制作工藝水平的逐漸提高,餐勺的材質發生了變化,人們不再使用獸骨,轉而使用青銅、金銀、漆木、陶瓷等制作材料。此外,隨著認識的不斷提高,人們越來越追求器物的實用和美觀,餐勺也變得更實用、更精致了。餐勺的出現,不僅為人們進食谷物提供了壹種手段,更促進了人們對飲食器具的不斷改進、追求,進而豐富了人們的飲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