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的“滾”元宵
做元宵比做湯圓要復雜得多:先把調和凝固的餡料切成小塊,澆壹次水,然後扔到裝滿糯米線的籃子裏滾,邊滾邊灑水,直到餡料裹上糯米線,滾成壹個球。
因為制作工藝的不同,元宵比湯圓更濃。元宵的餡比較簡單。傳統元宵以甜餡為主,餡多為白糖芝麻桂花什錦。元宵煮好後,湯汁會更濃,像糯米粥壹樣,皮軟,餡硬而“咬”,有濃郁的果米香。
南方包湯圓
湯圓的制作方法有點像包餃子:先將糯米面加水做成丸子(和包餃子時壹樣),讓其“醒”幾個小時。然後把所有做餡的材料混合放在大碗裏待用(不用像元宵壹樣切成小塊)。
餃子餡的含水量比元宵多,這也是兩者的區別之壹。包餃子的過程也像餃子,但沒有搟面杖。濕糯米粉很粘,只好用手拉壹小團濕面,擠成圓形。
餃子越軟越滑越好,所以我們對糯米的原料很有講究。選擇粘性強的品種。加工工藝上也有壹種說法,要用“水磨粉”。也就是說,糯米粒用水浸泡後,和水壹起研磨(像豆漿壹樣),最好用石磨研磨。
磨好的粉可以用紗布袋掛起來瀝幹,可以冷藏三四天(時間長了會發酸)。可見,好的湯圓很難工業化生產,這也是區別於元宵的另壹個特點。
湯圓的餡料更加豐富,涵蓋甜、鹹、肉。在傳統甜餡的基礎上,加入肉丁、火腿丁等餡料。
節日的起源
元宵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元宵節習俗的形成有壹個漫長的過程,它根植於開燈祈福的民俗。開燈祈福壹般從正月十四晚上開始,十五晚上是“正光”。人們點燈,也稱為“送燈”,是為了向神靈祈禱。東漢佛教文化的傳入也對元宵節習俗的形成起到了重要的推動作用。漢明帝永平年間,為了弘揚佛教,漢明帝下令正月十五晚上在皇宮和寺廟“燃燈示佛”。
所以正月十五晚上燒燈籠的習俗是隨著佛教文化影響的擴大和道教文化的加入而逐漸在中國傳播開來的。南北朝時期,元宵燈逐漸成為壹種潮流。梁武帝信仰佛教,正月十五宮殿裏燈火輝煌。唐朝時期,中外文化交流更加密切,佛教興盛,官員和普通百姓壹般在正月十五“燃燈拜佛”,於是佛燈遍布民間。自唐代以來,在元宵節燃放燈籠是合法的。?
農歷正月十五是元宵節,又稱上元節、元宵節、燈節。正月是農歷的第壹個月。古人稱夜為“宵”,所以把正月十五叫做“元宵節”。隨著社會和時代的變遷,元宵節的習俗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但它仍然是中國傳統的民間節日。
元宵在早期節日形成時只叫正月十五、正月上半月或滿月,隋以後叫元宵或元宵。初唐受道教影響,也叫上元,只是到了晚唐才偶爾叫元宵。但自宋代以來,它也被稱為鄧溪。在清朝,它也被稱為元宵節。在國外,元宵也被稱為元宵節。在正月十五的晚上,中國人民有壹系列傳統的民間活動,如看燈籠,吃湯圓,吃元宵,猜燈謎和燃放煙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