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講究長幼有序,所以對於稱呼的禮儀要求也非常多,長輩們的自稱和稱呼就已經多得讓人有些傻傻分不清。長輩的自稱有老朽、老夫、老漢、老叟、老身、老婦、老嫗、奴婢、賤妾、奴家、吾、余等,對長輩的稱呼更是繁多,比如“家父”,“家母”,“令尊”,“令堂”等等。
長輩的自稱
男性長輩的自稱有老朽、老夫、老漢、老叟。“老朽”,“老夫”是老年男子對自己的謙稱,“老漢”,“老叟”是老年男子的自稱。女性長輩的自稱有老身、老婦、老嫗、奴婢、賤妾、奴家。“老身”,“老婦”,“老嫗”是老年女子對自己的稱呼,“奴婢”,“賤妾”是老年婦女的謙稱,“奴家”是女子對自己的自稱。從古代女子的自稱來看就可以知道古代男尊女卑的秩序了。
長輩的其他自稱還有吾、余等,這是壹般的稱呼,都有“我”的意思,比如宋濂的《送東陽馬生序》中就有壹句“余幼時即嗜學”,這裏的“余”就是我的意思。
長輩的稱呼
古代晚輩對於長輩的稱呼有著非常多的稱謂,不僅要根據長輩的年齡、身份來判斷不同的稱呼,在世與去世的長輩的稱呼也不壹樣。對於自己父母的尊稱有家父、家母、家嚴、家慈等。從“家嚴、家慈”中就可以看出,古代的父母的角色壹直都是遵循“嚴父慈母”的形象。
對於自己已經逝去的父母的尊稱有先父、先母、先嚴、先慈,從這壹個稱呼當中也可以得知“先”在古代有“逝去”的意思。對於別人家的父母也有不同的尊稱,壹般都會稱作“令尊”和“令堂”,“令”在古代有對對方的尊稱的意思,比如“令妹”就是對對方妹妹的尊稱。古人對於老師也是非常尊重,所以有“壹日為師,終身為父”的說法,古人對老師的尊稱有“恩師”“夫子”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