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建築材料不同
中國古代建築:主要材料不外是土、木、磚、瓦、灰、砂、石等天然的或手工制備的材料。
現代建築:現在建築主要使用鐵、鋼鐵、鋼筋混凝土結構等建造。
2、發展歷史不同
中國古代建築:早在五十萬年前的舊石器時代,中國原始人就已經知道利用天然的洞穴作為棲身之所,北京、遼寧、貴州、廣東、湖北、浙江等地均發現有原始人居住過的崖洞。
到了新石器時代,黃河中遊的氏族部落,利用黃土層為墻壁,用木構架、草泥建造半穴居住所,進而發展為地面上的建築,並形成聚落。長江流域,因潮濕多雨,常有水患獸害,因而發展為幹欄式建築。
現代建築:19世紀出現建築領域的這些變化,無論就深度和廣度來說,在建築歷史上都是空前的。這是壹場由產業革命引起的建築革命。進入20世紀後,變化繼續進行著,並且向世界更多的地區擴散。正是這個建築歷史上空前的建築革命孕育了20世紀的現代建築。
3、結構建造不同
中國古代建築:中國古代建築是以框架式結構庭院式組群布局,庭院式組群布局有壹種簡明的組織規律,由若幹單座建築和壹些圍廊、圍墻之類環繞成壹個個庭院而組成的。
現代建築:中國現代建築是以滿足現代人的生產和生活提出的功能要求為目的來設計的,建築的外部造型簡潔、明朗、清新、大方,大多是占地少的高層建築。
現代建築
中國古代建築
擴展資料
中國古代建築藝術有3個最基本的特征:
①審美價值與政治倫理價值的統壹。
②植根於深厚的傳統文化,表現出鮮明的人文主義精神。建築藝術的壹切構成因素,如尺度、節奏、構圖、形式、性格、風格等,都是從當代人的審美心理出發,為人所能欣賞和理解,沒有大起大落、怪異詭譎、不可理解的形象。
③總體性、綜合性很強。古代優秀的建築作品,幾乎都是動員了當時可能構成建築藝術的壹切因素和手法綜合而成的壹個整體形象,從總體環境到單座房屋,從外部序列到內部空間,從色彩裝飾到附屬藝術,每壹個部分都不是可有可無的,抽掉了其中壹項,也就損害了整體效果。
統建築藝術與現代建築的結合中國的傳統建築歷史悠久,影響深遠,但自西方建築傳入中國以後,同新材料、新技術發生了尖銳的矛盾。傳統和創新的問題,壹直是中國建築師所面臨的課題。在20~30年代,對傳統的繼承就以“中國固有之形式”出現,50年代,則以“民族形式”出現。
在新時期,則在更深的層次進行探索。有的建築師認為應全部揚棄中國傳統建築風格以突出時代感;有的建築師則以不同方式表達了繼承和發揚中國優秀建築傳統的意願,並付諸實踐,創造出現代化和民族化、地方化相結合的建築,舉例如下。
山東曲阜闕裏賓舍地處大型古代建築群孔廟、孔府的附近,創作者將賓舍設置於古典建築群之中。賓舍的大廳把現代建築空間結構同古典建築形式巧妙地結合起來,它的庭院充分體現出傳統民居四合院的親切宜人的韻味。
西藏拉薩飯店(1985年建成,江蘇省建築設計院設計)的外觀是壹座外形簡潔、體量高低錯落有序的白色現代建築,體現了時代感,而室內設計較多地體現了西藏民族文化,是時代精神與民族風格結合的實例。新疆烏魯木齊迎賓館、新疆科技館、新疆人民會堂等運用了大量的地方和民族的建築語言。雲南竹樓賓館也是地方風格的壹例。
參考資料:百度百科-中國古代建築(基礎含義)
參考資料:百度百科-中國現代建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