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括土耳其、墨西哥、印度尼西亞、阿根廷、沙特阿拉伯、阿聯酋、埃及等國家。
這組國家的選擇並非偶然。他們都是擁有豐富經濟資源和地緣政治影響力的地區大國或強國。在當前國際形勢的不確定性下,這些國家希望通過加入金磚國家和上海合作組織獲得更多合作機會,在不穩定的環境中謀求發展繁榮。
金磚國家已經有17年的合作進程,充分展示了金磚國家合作的精神和原則,那就是堅持開放包容,合作***贏,真正順應了國際社會發展的潮流。金磚國家通過自身的發展,堅持開拓創新,實現自身的能力提升,也為國際社會帶來更多的發展願景。
金磚國家合作機制切切實實代表廣大新興市場和發展中國家利益,也希望通過建設性改革推動全球治理體系的變革,構建更加開放包容、更加緊密、互利***贏的世界。
組織發展
2008年5月,“金磚四國”外長在俄羅斯葉卡捷琳堡舉行會談,並決定在國際舞臺上進行全面合作。7月,“金磚四國”領導人在日本洞爺湖參加八國集團系列會議期間,曾舉行會晤。
9月,“金磚四國”外長在俄羅斯葉卡捷琳堡舉行會議,就千年發展目標、南南合作、氣候變化、能源及糧食安全等問題進行了討論。11月,“金磚四國”財政部長在巴西聖保羅舉行會議,呼籲改革國際金融體系,使之能夠正確反映世界經濟的新變化。
2009年6月,金磚四國領導人在俄羅斯葉卡捷琳堡舉行首次會晤。當時,南非還沒有加入“金磚國家”合作機制。巴西、俄羅斯、印度、中國等傳統“金磚四國”(BRIC)的領導人在俄羅斯舉行首次會晤。
四國領導人在會後發表《“金磚四國”領導人俄羅斯葉卡捷琳堡會晤聯合聲明》,呼籲落實二十國集團倫敦金融峰會***識,改善國際貿易和投資環境,承諾推動國際金融機構改革,提高了新興市場和發展中國家在國際金融機構中的發言權和代表性。
以上內容參考:百度百科-金磚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