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以粟、稻為主要作物,水稻以育秧移栽的方式廣泛種植,並大量種植早稻,農業產量明顯高於以前。
不同國家的稻米文化和歷史
世界上所有的栽培稻都是亞洲栽培稻。亞洲栽培稻起源於野生稻。過去學者普遍認為最早栽培的水稻起源於印度到中國和雲南。自從1970年代浙江河姆渡遺址出土水稻以來,傳統觀念受到了沖擊。也引發了古稻起源研究的熱潮。
大米和中國
相傳神農教農民種水稻的技術中國自古以來就是壹個農業國,水稻是三千多年前中國人的主要食物,時間大約在商朝。當時的稻子只有壹個類似於“臼”字的字形,後來周朝種植稻子時,更加流行,隨著稻穗直立,加上了“和”字。在青銅器銘文中,臼上加了壹個“爪”,形狀像在風中打米,用手搗米。
至於甲骨文中的“米”字,原本只有六個直點,上下三個點,代表米粒。後來中間的點連起來代表放米的架子隔板,就成了“米”字。東漢時,許慎在《說文解字》中說:“米不過粟實”。比如谷物的形狀。後來在漢字中,“黍”又叫“粟”,“米”又叫“米”
從文中可以看出,毫無疑問,中國種植水稻的歷史悠久,但許多學者仍然希望找出最早的水稻或旱稻品種,在亞洲的許多考古遺址中都發現了壹些早稻。比如1995年,在中國湖南省道縣玉蟾巖遺址發現了四粒黃色的米粒,可追溯到公元前10000年,被認為是世界上最早的大米。此外,長江下遊的河姆渡也出土了約7000年前的稻種殘留物。廣東英德出土的約壹萬年前人工培育的水稻矽質體。中國的壹些古水稻甚至被科學家重新種植,加入到雜交水稻品種中。[源請求]
目前,中國也是世界上最大的水稻生產國,占世界產量的35%。秈稻主要產於中國南方,粳稻產於北方。今天,中國人民和國徽的內容包括周圍的麥穗(金色的收獲)。
在中國南方,大米俗稱稻谷或小米,還有脫殼米(多為白色,但也有微紅的(如胭脂米)、淺綠的(如碧精米)、紫色的(如雲南香米)甚至黑色的品種。熟飯在中國北方叫米飯,在中國南方叫白米,在香港也叫帥哥(來自潮州話)。
近年來,中國積極研究水稻和旱稻,還發展了最快的雜交水稻研究中心,以促進中國農業解決和幫助經濟和糧食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