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十五夜望月》王堂建中:中庭白樹雄雞,冷露無聲濕桂花。我不知道秋思今晚會遇到誰。
2.《八月十五夜天柱寺桂子》唐·皮日休:玉星照月,廟前新花。到目前為止,天是不存在的,但是嫦娥應該是扔給人的。
3、《嫦娥》唐李商隱:雲母屏影深,長河漸落小星星。嫦娥我壹定後悔當初吃了仙丹,現在壹個人,藍天,夜夜笙歌。
4.獨飲明月唐李白:從花間壹壺酒,獨飲。沒有人和我在壹起。舉起我的杯子,我邀請明月,明月帶給我它的影子,讓我們成為三個人。
5、《中秋》唐·司空圖:徜徉秋色外,萬物皆感悠悠。如果這壹夜沒有月亮,壹年就白過了。
6.《兩個中秋下篇》唐代李喬:圓靈冷空,壹切言同。知道千裏之外,無雨無風?
7.《中秋夜無月》唐·洛吟:黃昏雲空,今夕明已斷。恐怕玉輪在不同時間開姬後還會養蛤蟆。
8、《絕句》(1)唐杜甫:晚霞、美景、春風、花香。燕子忙著在濕泥裏築巢,成雙成對地睡在溫暖的沙灘上。
9.《江邊獨尋花》唐杜甫:黃石樓前河,春光慵懶困。桃花開無主,可愛的深紅色愛淺紅。
10,塞頓魯倫之歌:在幽深的月光下,野雁在翺翔,韃靼酋長在黑暗中逃竄。正要帶領輕騎兵追上去,雪落滿弓刀。
中秋節習俗
1,祭月其實是壹個很古老的習俗,其本質是古代人的認知有限,產生了壹種對月亮的崇拜。世界各地都有這樣的習俗,只是對應的時間和意義不盡相同。在中國廣東,每年中秋節都有這樣的習俗。這種習俗壹直延續至今,其意義與古代大相徑庭。
2.賞月從祭月演變而來,從嚴肅祭祀演變為輕松休閑。在中國古代,第壹次賞月是在魏晉時期。在唐代,中秋節已經成為壹種流行趨勢,也成為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壹種寄托和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