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是戰國四公子之壹春申君黃歇的封地,這裏的“公子”不僅僅是我們現在意義上的翩翩公子之意,應該還有王侯將相之意。最早“春申君陵園治水入江,導流入海”,遂有了“黃歇浦”,明朝以後,黃歇浦易名為黃浦江。上海簡稱“申城”因此而來。
春申君是“海派文化”的“鼻祖”。春申君開發上海,帶來楚文化和吳越文化融合。與清朝末年西方列強入侵,西方文化滲透,中西方文化碰撞加劇“海派文化”形成不同,二千多年前的戰國時期,是為“海派文化”發展奠定深厚基礎的重要時期,上海人為了懷念春申君,為他建廟宇,命名“春申江”,又以“申”代表上海。
海派文化是在中國江南傳統文化(吳越文化)的基礎上,融合開埠後傳入的對上海影響深遠的源於歐美的近現代工業文明而逐步形成的上海特有的文化現象。 海派文化既有江南文化(吳越文化)的古典與雅致 ,又有國際大都市的現代與時尚。區別於中國其他文化,具有開放而又自成壹體的獨特風格。“海納百川,兼容並蓄 ”的海派文化,體現在上海文化的方方面面。 海派文化就是尊重 多元化、個性,兼顧個人和社會利益,以“契約精神”為主導的理性的、隨和的、較成熟的商業文化。
“海派文化”致於上海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正因“海派文化”的“海納百川”胸懷,上海才成為國際都市之壹。上海人對春申君的紀念,也是世世代代的。
位於上海市靜安區方濱中路上的上海老城隍廟,曾是金山神廟,明朝永樂年間被改為城隍廟,供奉著土地神和春申君。以後,這裏開始主祀道教。現在,關公和觀音菩薩也躋身其間,眾神和平***處,分享俗世頂禮膜拜的饗餉。但是現在卻找不到春申君的神位。原來日軍占領上海時,春申君的神像被毀了。
上海人沒有重塑春申君的神像,他們改用另壹種方式來紀念這位先賢。在松江區新橋鎮春申村,松江區於2003年重新擴建的春申君祠堂。壹組巨大的銅浮雕,栩栩如生地再現了當年黃歇領著當地居民治理、疏通黃浦江的情景。浮雕兩端的紀念碑上,雕刻著松江區在紀念松江置縣1250年時獻給黃歇的頌詩:春申治水,黃浦滔滔。陸遜封侯,華亭昭昭.... ?
2002年9月,上海申博成功,歡慶晚會上第壹首歌,就是《告慰春申君》。上海人對先賢的緬懷綿延不斷,但不刻意張揚,理性隨和,開放而又自成壹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