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壹,重視人才梯隊的培養。
地方傳統電視臺和新媒體不是對立的,而是壹個有機的整體。要實現兩者的融合,首先要轉變人的觀念。傳統電視臺必須豐富舊的制播理念,培養員工的互聯網和媒體融合意識,實現內容創新。同時,電視臺也要建設壹支應用型、復合型人才隊伍,提高工作人員使用微信、Tik Tok等網絡工具的能力,提升專業能力。
??第二,打造核心內容品牌。
電視臺在利用媒體的過程中,要擺脫“同質化”的誤區,從內容和渠道兩方面入手,打造具有個性化標簽和穩定粉絲受眾的“王牌電視節目”。值得註意的是,電視臺在媒體轉型過程中盲目拓展新媒體傳播陣地是不可取的,可能會造成壹種“虛假繁榮”,但堆砌的過程對於提升傳統電視臺的品牌影響力並沒有實質性的幫助。事實上,在新媒體環境下,借助平臺(微信、微博、Tik Tok等))變得固化,電視臺轉型的突破口應該是在聚集資源玩差異化競爭的基礎上集中推出優質欄目。
第三,培養媒體思維做節目。
傳統電視人需要培養融媒體思維,這不僅僅是簡單的“1+1”,而是從“機制設置、流程規劃、技術平臺、資源服務”等多個維度進行全面整合。
機制設置整合:傳統電視臺制播團隊需要綜合考慮多個發行渠道,權衡不同發行渠道各自的特點和形式,然後制定選題方向,分配選題任務,完成文字、圖片、音視頻等素材的收集。
流程策劃壹體化:在傳統電視臺,各頻道的剪輯流程是相互獨立的,但在媒體融合時代,不同頻道的同壹流程,如審核、核實、編輯、發布等,可以交給壹個專人負責,提高節目制作效率。
技術平臺整合:無法享受傳統媒體渠道的資源。但通過縣級媒體整合的技術平臺,如中科戈文的紅旗媒體整合平臺,可以搭建壹個“以資源為中心的平臺”,各渠道的編輯可以登錄媒體整合平臺進行素材篩選、加工、編輯。同時,媒體整合平臺還可以通過用戶畫像描述和傳播數據監測為話題策劃人賦能,為其提供第壹手的新鮮素材,從而更好地推出大眾喜歡的優質內容。?
成都市雙流區融媒體中心
如成都雙流傳媒中心,通過中科院學部科技企業中科戈文搭建用戶畫像系統,連接微信公眾號後臺數據,采集基礎數據,依托大數據分析手段,圍繞聽眾用戶稿件刻畫用戶畫像,為電臺領導和壹線編輯提供編輯服務。
資源與服務的整合:傳統電視臺可以整合現有的可用於“為人民服務”的資源,聚合在媒體中心的APP端。壹方面可以更好的引導群眾服務群眾,另壹方面有利於私域流量池的建設。
互聯網的發展趨勢不可逆轉。只有順應時代潮流,推動新媒體與傳統電視媒體的真正融合,才能有效提高電視臺的傳播影響力,提升地方電視臺的服務範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