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承現狀
從藝術的角度來看,傳統的黛安是壹種民間歌舞形式,以歌唱為主,並伴有舞蹈動作。進入六十年代後,黛安的發展進入了壹個黃金時代。隨著舞蹈的發展和繁榮,在廣泛普及的基礎上有了很大的提高。
這時,黛安根據舞蹈動作的規律,增加了壹些高難度動作,如向前沖、翻轉跳躍、空中吸腿、空中卷曲、左右旋轉、拋絲下蹲、兩臂吐絲等。舞蹈語匯新穎豐富,具有穩、準、敏(速)、潔、輕、柔、健、韻、美、情的美學特征。被歌舞等表演藝術以各種形式和內容廣泛運用,成為壹門比較完善的可以表現傳統性、戲劇性和心理結構性作品的布拖藝術。
經過許多藝術家的努力,黛安舞蹈逐漸從民間藝術發展成為舞臺藝術,並落戶城鄉,成為慶功宴、招待會不可或缺的壹部分。
繼承意義
400年來,黛安舞以其濃郁的民間特質和瘋狂的舞蹈特點,深受蒙古族人民的喜愛,逐漸成為內蒙古蒙古族宗教儀式和“那達慕”活動上最受歡迎的狂歡舞蹈。根據庫倫的歷史記載,單個黛安舞最長持續時間超過四十天,是中國規模最大、參與人數最多的民間舞蹈。
新中國成立後,庫倫旗對黛安舞進行了全面的發掘和整理。從65438年到0958年,黛安老藝人額爾敦巴拉在北京表演了黛安,引起了轟動。今天,黛安舞已經成為蒙古族人民最耀眼的文化象征。1996,內蒙古庫倫旗被命名為“中國黛安藝術之鄉”。
隨著時間的推移,黛安逐漸演變成壹種自娛自樂的民間舞蹈,經過不斷的完善和發展,從民間進入劇場,成為深受蒙古族人民喜愛的民族藝術形式。黛安舞逐漸發展成為以舞蹈為主,舞蹈動作也從三四個發展到二十多個。由於文化形態的變化,黛安舞蹈的傳承方式和生存空間日益受到限制,舞蹈物種的延續受到極大威脅,亟待整理和搶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