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更深入地了解客家草編文化,7月12日,四川農業大學拾光隊隊員來到吳的店裏,學習如何編織草鞋,傳承客家草編文化。
?吳奶奶用床量了鞋碼。
?現年83歲的吳是清代醫生吳作江的後裔。他在洛帶街長大。12歲那年,她跟著母親學會了草鞋的編織。2005年,應洛帶鎮政府的邀請,吳來到洛帶古鎮,開了這家草鞋店。
?吳的草鞋店很小,只有十幾平米,但裏面東西很多。貨架上擺滿了各種款式、材質、顏色的草鞋,以及其他草、竹、麻工藝品。店裏最大的寶貝是壹張有100多年歷史的草床。“這是我母親傳給我的。我用它來測量鞋碼。”我婆婆告訴我的。
?復雜卻又充滿懷舊。
?編草鞋的草繩是山上的天然枯草,非常堅韌。除了枯草,稻草、麥稭、玉米稭、東北烏蘇拉草等各種材料都可以用來編織草鞋。
?我的嶽母吳燦用各種材料編織鞋子。光是店裏就有草、稻草、竹子、麻線做的鞋。
?現在為了增加草鞋的美觀和舒適性,很多草鞋還配有布條,或者用彩色布袋代替鼻繩。輕便、舒適、美觀的涼鞋受到四面八方遊客的喜愛。
吳正在織鞋底。
?吳說,做壹雙草鞋,要經過麻繩撚、鞋底編、尾巴編三道工序。說到細節,有八個步驟:撚繩、蓋被子繩、打鼻子、編草。其中,織鞋底需要更多的時間。
?雖然已經八十歲了,吳那雙布滿溝壑的手依然靈巧有力。壹根接壹根的草在她手指的舞動間迅速扭曲編織,壹步步構築起草鞋的“骨架”,兩三個小時就能織出壹雙草鞋。
簡單,卻繼承了草鞋婆婆
?我婆婆喜歡玩草鞋,也願意給來古鎮遊玩的遊客介紹這種手藝。她最大的樂趣就是壹邊玩草鞋,壹邊和逛店的遊客聊天,介紹客家草鞋的工藝和歷史。
?“很多朋友喜歡穿涼鞋,我也喜歡穿。”婆婆聽到成員們的感受,笑著說:“真希望年輕人能學會打草鞋,把這門手藝傳承下去。”
?在堅守70年,傳承70年的道路上,吳從未動搖。“正是因為有了吳這樣堅守傳統工藝文化的傳承人,這些工藝才會被更多的人知曉和喜愛,從而傳承下去。希望更多的年輕人能學會編草鞋,把客家草編文化發揚光大。”光收集隊隊長李沛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