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大米含碳水化合物75%左右,蛋白質7%-8%,1.3%-1。8%的脂肪,並富含B族維生素。
2.大米中的碳水化合物主要是澱粉,大米中的蛋白質主要是谷蛋白,其次是谷蛋白和球蛋白。其蛋白質具有比小麥、大麥、小米、玉米等其他谷類作物更高的生物學價值和氨基酸組成比例,消化率為66.8%-83.1%,也是較高的谷類蛋白質之壹。
3.而大米蛋白中賴氨酸和蘇氨酸的含量較少,所以不是完全蛋白質,營養價值不如動物蛋白。但是午餐和晚餐吃米飯比面食更有利於人們減肥。在中國南方,人們普遍以大米為主食,但在北方這是非常不同的。
4.大米的脂肪含量約為1.3-1.8%,其脂肪中亞油酸含量較高,占總脂肪的34%,分別比菜籽油和茶油高2-5倍。
擴展數據:
有專家指出,稻米中60%至70%的維生素、礦物質和大量必需氨基酸都積累在稻殼、糊粉層和胚芽等外層組織中。由此看來,大米的傳統加工工藝,如清洗、除雜、增白、拋光、選色等壹系列加工程序,實際上破壞了大米的營養。
根據國家標準《大米GB1354-2009》,大米按加工精度分為壹級、二級、三級、四級。從壹年級到四年級,大米加工程度呈遞減趨勢。“大米的等級越高,只說明味道越好,但不代表營養價值高。”國家壹級營養師解釋,大米加工程度越高,去除的外層組織越多,流失的營養成分也就越多。
然而,人們通常吃的是潔白、細膩、精致的大米,但這些外層組織全部被破壞,損失了大米60%以上的營養,只剩下營養單壹的胚乳。這樣壹來,大米原本豐富而有價值的維生素和礦物質在研磨過程中幾乎流失殆盡,非常可惜。再加上淘洗、蒸煮等程序,剩下的主要是碳水化合物(澱粉)。
百度百科-大米(食品)
人民網-米越細營養越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