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表演形式是在民間歌舞和地花鼓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綿陽地勢低窪,水患頻繁,故有民歌“沙湖綿陽州,十年九載”。舊社會,人們遭受水災,不得不背井離鄉,靠敲菜、拍魚鼓、打荷花、打蓮蓬、唱山歌謀生。這些藝術形式也在藝人的實踐中得到了發展,逐漸演變為人物盛裝、故事情節簡單的表演形式,且多為歌頌祝賀或愛情生活的短篇小說,如《十梅》、《範之思》等。這就是當時人們所說的“沿門花鼓”和“地上花鼓”。後來,藝術家們借鑒了其他劇種,並不斷豐富和完善。他們從唱歌變成了唱歌,從女扮男裝變成了女扮男裝,使他們的表演更加貼近生活和藝術。如原綿陽花鼓戲劇團知名藝人程蘭亭的“六步”、“八步”、“十神”等采花表演,將看、聞、聽、采、刺、爬、打、放、紮的手勢惟妙惟肖地表現出來。它具有濃郁的生活氣息,在塑造任務上註重真實,敢於突破,不拘壹格,極大地豐富了戲曲的表現力,展現了綿陽古畫戲的藝術特色。
沈山也是靖州古畫戲的傑出代表。他的著名劇作有《慈殿》、《訪友》、《藍橋》、《繡荷包》、《摘白菜》等。1953年,沈山、楊以《在湘打蓮花》參加新中國第壹次民間文藝匯演,反映了花鼓藝人的貧苦生活,受到、朱德、等中央領導的接見。
其打擊樂既吸收了兄弟劇種的鑼鼓經典,又有自己的演奏風格和樂器的配備,如演奏風格獨特的“草鈸”、“亂劈柴”、“走錘”、“高音、悲音、敲鑼換鑼”、“三板”。除了鼓、板、鑼、鈸之外,使用馬工還能烘托氣氛,表現出濃郁的地方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