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楞紙板通過模切、壓痕、釘箱或貼箱等方式制成瓦楞紙箱。瓦楞紙箱是應用最廣泛的包裝產品之壹,其消費量壹直居各類包裝產品之首。包括鈣塑瓦楞紙箱。半個多世紀以來,瓦楞紙箱以其優越的性能和良好的加工性能,逐漸取代木箱等運輸包裝容器,成為運輸包裝的主力軍。除了保護商品,方便儲運外,還起到美化商品,宣傳商品的作用。瓦楞紙箱是綠色產品,有利於環保和裝卸運輸。1856年,來自英國的愛德華·希利和愛德華·艾倫兩兄弟發明了瓦楞紙作為帽子的內襯,用來透氣吸汗。1871年,美國人AlbertJones發明了用於包裝玻璃燈罩和類似易碎物品的單面瓦楞紙板,並獲得了美國第壹項專利。到19年底,美國開始研究用瓦楞紙板制作包裝運輸箱。1920雙瓦楞紙板問世,用途迅速擴大。第壹次世界大戰期間,瓦楞紙箱僅占運輸包裝的20%。然而,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瓦楞紙箱占運輸包裝的80%。瓦楞紙箱已成為現代商貿中應用最廣泛的包裝容器,也是當今世界各國采用的最重要的包裝形式之壹。印刷包裝行業的印刷方式主要有:膠印(油墨彩印)和凸版印刷(紙箱油墨印刷)。其中紙箱水性印刷比彩色印刷強度更高、成本更低、生產效率更高(交貨更快),整體印刷效果接近彩色印刷,因此廣泛用於產品運輸和包裝。瓦楞紙箱的主要生產工藝包括瓦楞紙板自動生產線、印刷工藝、後處理和成型工藝;印刷工作基本實現了印刷、開槽、模切、貼盒、包裝壹次性自動化操作。二、水性印刷的原理水性印刷屬於加色印刷。彩色原稿通過電子分色制作成負片圖像,然後用印刷機印刷,油墨從印刷機的網紋輥轉移到印版上,再從印版上轉移到瓦楞紙板上。通過色彩配準和色彩疊加得到正面圖像,從而實現對原樣品盒的復制,再現原件的品質。四原色原理:紅、黃、藍、黑(嚴格來說是三原色:紅、黃、藍)和中間色:兩種原色加:紅+黃=橙(橙紅、橙黃);紅色+藍色=紫色(櫻桃紅、茄子紫);藍色+黃色=綠色(深綠色、淺綠色)。3.印前技術(傳統制版)將彩色原稿通過電子分色處理成單色後制作成膠片(負片);背面曝光:用紫外線曝光版的背面,形成印刷版基;主曝光:去掉版材正面的保護膜,放上負片圖片,蓋上真空膜,抽真空後,用紫外光進行主曝光,將負片圖片的內容轉移到印版上;洗版:在洗版機中用藥液洗版,洗掉印版上未曝光的樹脂,形成凹凸印版。幹燥:脫粘:紫外光源照射;曝光後:硬度調整。四。印刷材料-原紙分類瓦楞原紙國家標準分為a、b、c、D四種,D級瓦楞紙基本被市場淘汰,很少有廠家購買和使用。掛面牛皮紙(美國卡,俄羅斯卡)。特點:纖維長,上漿重,物理強度高,紙板粗糙;純木漿或少量OCC。簡稱:進口牛卡。仿牛皮卡紙。特點:表面掛15-25%木漿,其余為OCC;纖維較短,強度比牛皮紙差。紙張表面平整,經過不同程度的施膠(吸水率30 ~ 55g/m2不等)和表面染色處理。簡稱:國內牛卡。白色紙板。白牛皮,表面漂白木漿,其余為天然或染色木漿。(俄羅斯、瑞典、芬蘭);白板紙(表面為漂白木漿,其余為脫墨或非脫墨廢紙);塗布白板紙(白底白字,灰底白字,-)。再生紙它們都是OCC,但是它們不同於瓦楞紙。AOCC粉絲,表面11#並染色)。市場上壹般叫C級箱板紙,有的叫T紙。紙箱原紙的基本性能。物理指標:定量、含水率、密實度、頂破強度(頂破指數)、環壓強度(環壓指數)、正/負吸水率、耐折度。外觀指標:平滑度、色差、白度。具體原紙標準:GB13023(瓦楞紙國家標準)和GB13024(箱板紙國家標準)。相關項目參考最新的行業趨勢或標準。造紙基本生產工藝傳統造紙工藝:原料:木材或草類纖維。現代造紙工藝:原料:商品木漿和廢紙。
上一篇:壹元錢多少個大包子?下一篇:如何經營鉛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