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美德 - 宜昌的民俗節日

宜昌的民俗節日

宜昌的民俗節日;

1,春節

農歷正月初壹是新的壹年的開始,俗稱“過年”。為了迎接這壹天,這個節日從臘月開始,俗稱“忙年”。臘月初八,喝臘八粥,熏臘肉魚,釀臘八酒。臘月二十三(有的是二十四),除夕,家家要釘桃符,貼春聯,放鞭炮,祭祖,吃團圓飯。父母會給孩子壓歲錢。人們仍然整夜“守望”。第壹天早上,晚輩會給長輩拜年。第二天會祭拜婆婆,第三天以後才會祭拜親友。初五俗稱“破五”,要見財神。第九天是玉皇大帝的生日,稱為九節。

2.元宵節

正月十五元宵節,又稱“燈節”。在這壹天吃元宵和毛骨團;晚上,我們會玩龍燈,獅子,跳蚌殼精,劃蓮花船,吹笛子,賞燈,猜燈謎。有的地方還玩技術更高的蝦龍、板凳龍。許多人仍然要掛上孔明燈籠。所謂的“三十火,十五燈”也只是過完了春節而已。商家要到正月十五才開門。

3.社會犧牲

農歷二月初二,慶祝土地節,古代稱之為“社祭”。這種祭祀活動在民國中期逐漸衰落,現代年輕人幾乎不知道,只能從古詩中尋找蛛絲馬跡。

4.清明節

每年的這壹天都是掃墓祭祖的日子,也是孩子們放風箏的最好時機。大部分家人會自己制作清明掛、清明棍、紙橫幅,然後帶著酒、蠟燭、鞭炮去上墳。如果吃不完幹糧和酒,就拿不回來,也就是俗稱的“趕樁”。所以市區有句話叫乞丐也是急於抓樁。從民國時期壹直到解放初期,這壹習俗在宜昌市仍然流行。建國後反對封建迷信和鋪張浪費。清明節之風雖然壹掃而空,但也逐漸局限於家人和親戚之間。

5.端午節

農歷五月初五,又稱“端陽”、“崇武”、詩人節。在宜昌,人們把這壹天視為初日,十五日為大日,二十五日為末日。家家戶戶掛菖蒲艾葉,包粽子,煮鹹鴨蛋,蒸肉包,喝雄黃酒,搗蒜,掛長命鎖,戴香包,泡蘭草澡。宜昌市和秭歸縣都要劃龍舟(宜昌人不稱之為船),喊龍船號子,為屈原招魂。改革開放以來,宜昌市政府根據端午節劃龍舟的習俗,成功組織了多次國際龍舟拉力賽,取得了良好的社會和經濟效應。目前已成為宜昌知名品牌。

6.七夕節

在舊社會的農歷七月初七,在這壹天晚上,婦女們會將針穿到空中,希望七仙女給他們智慧和技能,所以它也被稱為“乞求聰明節”。現代年輕人在壹個中國,壹個海洋,慶祝了兩個戀人的節日。

7.中秋節

農歷八月十五是家人團聚的好時候,吃月餅,吃瓜果,圍坐賞月,聊天,喝酒,敘舊。這壹天,宜昌的文人還會邀拜月,賞月,詠月,賦詩對聯,抒發抱負和情懷,留下墨寶和文遠的遺言。

8.重陽節

農歷九月初九。還有歡迎已婚婦女來省親,回家吃糕點的習俗。解放後,國家規定這壹天為老人節,所以各單位要組織退休老人開展活動,表達對老人的敬意。

9.宜昌土家族的節日活動有牛王節和女兒會。

10.自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宜昌人民遵循的法定節假日有元旦、3月12日婦女節、3月12日植樹節、5月1日國際勞動節、5月4日青年節、6月1日兒童節、7月1日中國* * *產黨成立紀念日、8月10日建軍節、9月10日教師節、10月1日國慶節(含端午節、重陽節)。

  • 上一篇:學習紋身必須掌握哪些知識?
  • 下一篇:家庭小藥箱存放藥物需要註意什麽?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