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家即天下,天下即家。幾千年前,我們是世界上的“禮儀之邦”。國家就是國家,國家就是家。千百年來,我們傳承著自己的家風。
詩經開始了,真正的家風是從孔孟開始的。古代以禮治國,儒道並用,所以有四書五經傳世。《論語》主張人要孝、義、仁、忠。孝順是家風的核心含義。現在,不是嗎?我們10月份懷孕,被照顧了20年。我們總是需要父母的陪伴,如何才能報答這份恩情?人類的常識,人性的現實。
《弟子規》開篇是這樣的話:“弟子規,聖人訓,第壹孝,第二誠信,泛愛民,而愛人有余力,學文學。”善良之道,在於對朋友真誠,對陌生人善良。很多父母都說過,“在家靠父母,在外靠朋友。”人與人之間要坦誠相待,不要虛偽,不要假裝“交了朋友,卻不相信?”於是,我們和陌生人成了朋友,生活變得更加和諧。當時晉商之所以富甲天下,是因為他們廣交朋友,講誠信,守道德。作為山西人,我們應該踐行這種古老而淳樸的誠信仁義家風。
《朱子家訓》寫道:不忘先人創業之艱辛,不可奢靡,不可揮霍基業。勤奮,作為我們的傳統美德,我們的父母從小就教育我們不要浪費剩飯剩菜,不要鋪張浪費,要節省開支,這樣我們才能富有。
要清白,不收不義之財。先做人,再做事。古人兩袖清風,但在當今物欲橫流的社會,我們不應該被金錢所蒙蔽。好好拿,好好賺錢。這就是我們想要的。
家風,其實就是我們的傳統。將中華民族文明精神融鑄其中,是傳統文化的直接表現,而我們正是通過這種方式傳承文化和文明,在壹代又壹代的實踐中加以完善和揚棄,使我們的民族、社會和國家不失去原有的內涵而穩步發展,繼續傳播千年的中華文明。
家風和傳統穿越了歷史的長河,走過了時空的塵埃,帶著古老的意誌來到了現在。-附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