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目標:
1,通過撕貼紙讓孩子鍛煉手指的靈活性。
2.萌發孩子愛護動物、保護環境的意識。
活動準備:
造紙原料、漿糊、手巾。
活動流程:
1.利用天氣的變化,編壹個“小鳥失去了家”的小故事,既能引起孩子的興趣,又能引出主題。
2.讓孩子體驗鳥類失去家園的感覺,從而萌發愛心,產生幫助鳥類建立家園的想法。
3.下壹步是找到幫助鳥兒建造家園的方法。我讓孩子觀察各種葉子的形狀,擴大了他們關於葉子形狀的經驗,然後給孩子演示了幾種撕葉子的方法。
4、動手貼的部分。讓孩子自己撕,自己粘。
5.最後,讓孩子們看看小鳥有沒有家。讓我們看看誰的鳥屋最漂亮。
活動反映:
這本美術課書沒有教案。為了達到這個活動的目的,我也想到了各種導入方法。最後,我想到現在是冬天,天氣很冷。不如利用天氣的變化,編壹個“小鳥失家”的小故事,既能引起孩子的興趣,又能讓他們體驗到小鳥失家的感覺,從而萌發愛心,產生幫小鳥裝扮壹個家的想法。果然,教學活動壹開始,孩子們就對我的小故事很感興趣。大家認真聽了小鳥的故事,然後營造了壹個去樹林觀察小鳥家的場景。孩子們更加興高采烈。孩子們在考慮給鳥兒建壹個什麽樣的家的時候,沒有太多的想象空間。我怕時間來不及,只好讓孩子發揮想象力。在使用剪刀和手工粘貼的部分,孩子們表現得非常好。最讓我欣慰的是,當我提醒孩子們保護環境,把垃圾放進籃子裏的時候,每個人愛護環境的意識都很強,桌面地板的衛生都維護得很好。我想這樣做,我的教學目的達到了。但下壹次,我更應該註意給孩子更多思考和想象的空間和時間,培養他們獨立思考的習慣,讓他們成為主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