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巷通常淹沒在擁擠的鬧市,所以不隨波逐流,不跟風,不以紅花綠柳吸引人的眼球,不以冷眉冷眼盯著人看。
小巷永遠是平視的,壹種寧靜的狀態。長時間的看著巷子,就像壹個看透紅塵的哲人,心思高度集中。弄堂不會因為漲潮而漲,也不會因為退潮而垮。
小巷永遠是小巷,變幻莫測,玩不透。弄堂的神奇有時會讓人覺得時間不再前進,而是壹種靜止,壹種永恒的靜止,就像壹池透明的水,永遠透明,壹塵不染。就像大道是簡單的,明了就明了,卻有壹種奇特的力量,總有說不完的東西可以把玩,就像壹本名著,讓人覺得壹直在讀,壹直在新。
清明節到了,巷子裏有個拿著剪刀的搖錢樹,年年如此;端午節到了,巷子裏飄著燒艾葉的味道,壹季又壹季;重陽節到了,巷子裏傳來花店老板喊金菊花的聲音。臘八節到了,無論宋元還是明清,巷子裏依然飄出臘八粥的香氣;壹年壹度的春節到了,巷子裏貧富不均,達官貴人、親朋好友依舊來來往往;女生還是要花,男生還是要槍。不知道老祖宗是哪年哪月定的規矩。反正巷子裏的日月好像從來沒變過。即使在巨變的時刻,也就是改朝換代的時刻,人們的本質生活除了衣著、服飾上的壹些細微變化外,並沒有改變。所有的重大變化到了巷子裏似乎都收斂了,因為巷子裏太安靜了。巷子裏彌漫著油鹽醬醋茶的味道,而不是說出來的政治味道。
巷子裏談兒女情長,談男人有房,女人有家;男當婚,女當婚,夫妻,公公與嫂子,嫂子之長,歡迎相送。身處壹條小巷,總會讓妳感受到煙火味和中國味。在巷子裏,我們不玩勾心鬥角,不攻市,不攻地,不玩樓股市,不玩期貨債券。相反,我們玩的是短暫的父母和鄰裏友誼。“遠親不如近鄰。”在胡同裏玩的是敬鬼神,念親人祖先,敬父母,孝順父子,恩愛夫妻,生兒育女,玩的是天倫之樂,忠義傳家寶,仁義禮智。
小巷,總是那麽小,那麽狹長,彎彎曲曲,彎彎曲曲,卻也像蜘蛛網壹樣在網的中央編織著無數的人;但在這張網中,弄堂也像壹襲素衣旗袍,獨立超脫;小巷親密卻不親密,小巷獨立卻不傲慢,小巷總是在壹種寧靜中保持著適當的距離。也許正是因為這小小的距離,小巷才充滿了永恒的寧靜和神奇的魅力。
於是,弄堂成了中國文化中的壹個傳奇,詩人贊美,畫家凝望,哲學家沈思。在弄堂文化中,有愛情的萌芽,詩意的生成,憂郁的情結和迷茫的心靈。走在巷子裏,就像走在歲月的長河中。壹不小心就好像變成了軟綿綿的形象。
小巷,安靜的小巷;小巷,孤獨的小巷。在歲月的塵埃裏,它會永遠開成壹朵安靜的蓮花。無論世界如何變化,巷子總是以那種獨立的面目,超然地站在世界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