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答案很簡單:警察局長是女的,吵架的是她老公,孩子的爸爸;另壹個是她的父親,孩子的爺爺。
為什麽我們只是覺得他們之間的關系很復雜?因為《派出所所長》、《茶館》、《和老人下棋》的描寫,我們從過去的經歷中,提前給派出所所長設定了壹個男性身份,從而把簡單的問題復雜化了。
這種預設的心理狀態和慣性思維活動,就是思維定勢。
人們根據以往知識和經驗的積累,逐漸形成思維習慣和判斷事物的固定傾向,從而形成“思維定勢”。
壹個傳統保守的母親生了壹個叛逆的孩子。這個媽媽是“思維定勢”,這個叛逆的孩子是“創造性思維”。
首先,思維定勢是創造性思維的基礎,對解決實際問題有積極的壹面。
比如,法律法規產生的思維定勢,有助於增強人們自覺遵紀守法;道德觀念產生的思維定勢會讓人自願接受道德約束;基於心理發展規律,員工情緒管理的思維定勢有利於更好地進行人本管理;基於消費心理,與客戶溝通形成的思維定勢,能夠準確把握客戶需求,從而成功實現交易等等。
其次,“創造性思維”的叛逆孩子生來就是出於對母親管教的服從,總想擺脫母親的束縛飛走,所以“創造性思維”和“固定思維”是壹對生死仇敵,宿敵。
創造性思維需要打破常規,思維定勢是壹種固定的思維模式和習慣,往往對創造性思維的形成有負面作用。
思維定勢可能是對過去某壹階段經驗的總結,是經過成功經驗或失敗教訓驗證的“正確思維”。
而當事物的內外部環境發生變化時,堅持“正確”的思維定勢是行不通的,甚至會吃大虧。
有壹個故事是這樣的:壹個美國科學家在水族館裏做了壹個實驗。
他用玻璃板把壹條好鬥的鯊魚和壹條小魚分開。
起初,這條大鯊魚不停地撞擊玻璃,企圖捕食隔壁的小魚。
但是玻璃隔斷太硬了,再怎麽囂張,玻璃隔斷壹點都沒損壞。
攻擊了壹段時間後,它放棄了。
因此,科學家們悄悄地拆除了隔板。
沒想到,大鯊魚再也沒有攻擊過小魚。
他們都在各自的領域裏溫和地移動,互不侵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