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五大劇種壹般按以下順序表述:京劇(被稱為“國劇”)、越劇(被稱為“中國第二大劇種”、“第二國劇”)、黃梅戲、評劇、豫劇。
京劇
京劇,曾被稱為評劇,是中國五大戲劇之壹。其口音以西皮和黃兒為主,輔以胡琴和鑼鼓,場景布置講究寫意。被視為中國國粹的中國戲曲《三鼎甲》“名列榜首”。
徽劇是京劇的前身。自清乾隆五十五年(1790)起,原在南方演出的三清、四喜、春臺、和春四個徽班相繼入京。他們與湖北的藝人合作,接受了昆曲、秦腔的壹些劇目、曲調和表演方法,吸收了壹些當地的民間曲調。通過不斷的交流和融合,最終形成了京劇。京劇形成後,開始在清廷迅速發展,直至民國時期獲得空前繁榮。
越劇
越劇擅長抒情,以唱功為主,聲線優美,表演真實動人,優美典雅,富有江南精神;大多以“才子佳人”為題材,藝術流派眾多,其中公認的有十三派。主要流行於上海、浙江、江蘇、福建、江西、安徽等廣大南方地區,以及北京、天津等大部分北方地區。全盛時期,除西藏、廣東、廣西等少數省區外,全國各地都有專業劇團。
黃梅戲
黃梅戲與京劇、越劇、評劇、豫劇並稱為“中國五大劇種”,也是安徽省主要的地方劇種。湖北、江西、福建、浙江、江蘇、香港和臺灣省也有專業或業余的黃梅戲表演團體,受到廣泛歡迎。
黃梅戲唱腔樸實流暢,擅長活潑抒情,表現力豐富;表演簡單細致,以真實生動著稱。壹曲《天仙配》讓黃梅戲紅遍大江南北,在海外也有很高的知名度[5]?。
擴展數據
中國戲曲主要由民間歌舞、說唱和滑稽戲組成。它起源於原始歌舞,是壹種歷史悠久的綜合性舞臺藝術形式。漢唐到宋金形成了比較完整的戲曲藝術,由文學、音樂、舞蹈、美術、武術、雜技、表演藝術等組成,約有360種。
它的特點是將多種藝術形式匯集在壹個標準中,在同壹性質中體現各自的個性。中國的戲曲與希臘的悲劇和喜劇、印度的梵文戲曲並稱為世界三大古代戲劇文化。經過長期的發展演變,逐漸形成了以五大劇種為核心的中國戲曲百花園。
中國有很多種戲劇。據不完全統計,中國約有360種戲曲,數萬種傳統劇目。其他著名的劇種還有:昆曲、吊腳戲、粵劇、淮劇、川劇、秦劇、滬劇、晉劇、漢劇、河北梆子、河南粵調、河南吊腳戲、湘劇和湖南劇。
歷史上第壹個使用“戲曲”壹詞的人是宋(1240-1319),他在《詩人吳傳》中提出“永嘉戲”。他說的是“南戲”、“話劇”、“永嘉戲”。從近代王國維開始,“戲劇”被用作中國傳統戲劇文化的總稱。
參考來源:百度百科-中國戲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