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40年(道光二十年),英國政府以林則徐、虎門銷毀鴉片為借口,決定派遣遠征軍侵華。6月,1840,英國船只47艘,陸軍4000人,由夷律和中國商監夷律率領,到達廣東珠江口外,封鎖海口,開始鴉片戰爭。
鴉片戰爭以中國的失敗和賠款而告終。中國和英國簽署了中國歷史上第壹個不平等條約《南京條約》。
中國開始向外國割地、賠款、談判關稅,嚴重危害了中國的主權,成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喪失了獨立地位,促進了自然經濟的解體。同時,鴉片戰爭也揭開了近代中國人民抵抗外來侵略的歷史新篇章。
2.第二次鴉片戰爭
第二次鴉片戰爭是英法在俄美支持下聯合發動的侵華戰爭。是英法兩國為了進壹步打開中國市場,擴大在華侵略利益,利用中國太平天國運動,以亞羅事件和馬父事件為借口,聯合打擊清政府的戰爭。
這是英法為擴大侵略權益而發動的侵華戰爭。美俄漁翁得利。四國簽訂的《天津條約》和《北京條約》,迫使清政府在中國失去更多的領土和主權,對外侵略擴大到沿海省份和長江中下遊地區。中國社會的半殖民化程度進壹步加深。?
同時,由於這場戰爭可以視為第壹次鴉片戰爭(即鴉片戰爭,與第二次相對)的延續,因此也被稱為“第二次鴉片戰爭”。
1860年,英法聯軍入侵北京,清帝逃往承德。英法聯軍入侵圓明園,掠奪珠寶,焚毀。俄國出兵參戰後,聲稱“調停成功”,脅迫清政府割讓654.38+0.5萬多平方公裏領土,成為最大贏家。戰爭以清政府被迫簽署《北京條約》而告終。
3.太平天國起義
太平天國運動是清朝鹹豐元年至同治三年(1-1864)期間,由廣西金田村洪秀全、楊、肖朝貴、馮雲山、魏長輝、石達開等領導集團發起的反對封建統治和外國資本主義侵略的農民起義戰爭。那是19世紀中期。
1864年,隨著太平天京都城天京的陷落,運動失敗。
4.中法戰爭
中法戰爭也就是清朝戰爭,是65438年2月至65438年4月法國先後入侵越南和中國而引發的戰爭。戰場的第壹階段在越南北部;第二階段擴展到中國東南沿海。
在戰爭過程中,雖然法、海、海軍在大部分戰役中占了上風,但卻無法取得戰略上的勝利。法國遠東艦隊雖然在海戰中大獲全勝,並壹度攻占基隆,但由於虎尾(今臺北縣淡水鎮)戰役失利,加上疫情,無法實現奪取臺灣省島的戰略目標。
清軍雖然前期慘敗,但在恭親王的帶領下。軍部,工頭完全更換(沈嘉壹書),但後期臺省、杭州灣防禦成功,馮子材指揮各部鎮南關之戰,給法軍帶來重大傷亡,法軍指揮官尼格裏也身負重傷。戰爭的失敗直接導致了法國總理魯菲裏等內閣的集體垮臺。
5.黃岡起義
黃岡起義,全稱潮汕黃岡起義,又稱丁偉黃岡戰役、丁偉起義、丁偉革命,是同盟會於1907(清光緒三十三年)五月二十二日在廣東潮汕饒平縣黃岡鎮發動的反清起義。孫中山同盟會成員徐學秋、陳運升、陳永波、何子源發動黃岡起義,占領潮州饒平縣黃岡市。
清軍潮州大都督黃立即領兵鎮壓。200多名革命者被殺,其余的反叛者流亡香港。歷時六天的黃岡起義失敗。
百度百科-第壹次鴉片戰爭
百度百科-第二次鴉片戰爭
百度百科-太平天國起義
百度百科-中法戰爭
百度百科-黃岡起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