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美德 - 七夕節的習俗有哪些

七夕節的習俗有哪些

七夕節,為每年農歷七月初七,又名乞巧節、七巧節、雙七、香日、星期、蘭夜、女兒節或七姐誕等。因七夕賦予了人格化的牛郎織女美麗傳說使其成為象征愛情的節日,被認為是中國最具浪漫色彩的傳統節日,在當代更產生了“中國情人節”的文化含義。七夕節的習俗有拜織女、蘭夜鬥巧、七姐誕、種生求子、婦女洗發等,也是男女表達愛意贈送禮物的最佳時機。

1、拜織女

“拜織女”純是少女、少婦們的事。她們大都是預先和自己朋友或鄰裏們約好五六人,多至十來人,聯合舉辦。舉行的儀式,是於月光下擺壹張桌子,桌子上置茶、酒、水果、五子(桂圓、紅棗、榛子、花生,瓜子)等祭品。

2、蘭夜鬥巧

蘭夜鬥巧的習俗起源於漢朝宮廷的遊戲,漢高祖愛妃戚夫人的宮女賈佩蘭在離開宮中嫁給扶風人段儒為妻後,經常跟人們談起在漢宮七夕的事。她說:“漢宮在每年的七月七日,首先在百子池畔,奏於闐樂之後,就用五色彩縷,互相絆結起來,叫做‘相憐愛’。

3、七姐誕

廣州七夕拜仙,已婚女子壹般不能參加,但新婚後的新娘在過第壹個七夕時,要舉行壹次“辭仙”儀式。即在初六晚上祀神時,除了牲醴、紅蛋、酸姜等(取兆得子)以外,還要加上雪梨或沙梨,表示與姑娘節離別之意。

4、種生求子

舊時習俗,在七夕前幾天,先在小木板上敷壹層土,播下粟米的種子,讓它生出綠油油的嫩苗,再擺壹些小茅屋、花木在上面,做成田舍人家小村落的模樣,稱為“殼板”,或將綠豆、小豆等浸於磁碗中,等它長出敷寸的芽,再以紅、藍絲繩紮成壹束,稱為“種生”,又叫“五生盆”或“生花盆”。

5、婦女洗發

人們認為,七夕這天取泉水、河水,就如同取銀河水壹樣,具有潔凈的神聖力量。有的地方直接叫它“天孫(即織女)聖水”。因此女性在這天沐發,也就有了特殊意義,代表用銀河裏的聖水凈發,必可獲得織女神的護佑。

說到七夕,我和大家講壹個壹輩子忘記不了的事,我和媳婦的愛情長跑地位就是在七夕時節奠定的。雖然我沒有鵲橋相會的美好愛情故事,但是也有非同尋常的記憶,大學期間,和媳婦正在談戀愛,可謂熱戀當中,七夕節那天我並沒有記起她就問我要禮物,我自己其實早就忘記七夕了,自己蒙了半天也沒有明白過來,但她堅持問我要禮物,我就楞是沒有想起七夕來。她很單純得告訴我----七夕節,從此我就再也沒有忘記這個節日。每當七夕,我會提前準備七夕禮物,因為媳婦的坦誠和相信,我們壹直恩愛到現在,所以大家切記,七夕節的送禮物習俗壹定不能忘記,趁七夕讓彼此的心連在壹起,大家都有啥記憶猶新的七夕經歷,我們壹起交流哦。

  • 上一篇:我想知道中國古代漢字裏有哪些詞是用來形容男人的?
  • 下一篇:在1983的春晚上,姜昆表演了三個節目。現在,為什麽網民不喜歡春晚?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