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教師職業道德素養是指教師道德人格不斷發展和完善的需要。
教師良好的道德人格不是天生的,也不是自發形成的,而是在後天的社會實踐中形成的。教師只有在教育實踐中努力學習。
只有認識到社會發展的規律和特點,了解社會主義師德的內容和意義,並通過自身的修養將其知識內化為自己的道德情感、意誌和信念,進而外化為自己的道德行為和習慣,才能形成壹定的道德品質。
2.教師職業道德是做好教育工作的需要。
壹名合格的教師不僅要掌握壹定的專業知識,了解教育規律,具備多方面的教育教學能力,還要有較高的職業道德。只有這樣,才能在職業勞動中不斷提高對師德的認識,規範自身的師德行為,從而培養高尚的思想情操和良好的道德品質。
只有這樣,教師的積極性和創造性才能得到充分的調動和發揮,才能在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進程中不斷進步,完成時代賦予的教育任務。
教師職業道德培養的基本原則
教師職業道德培養的過程實質上是壹個多因素、多矛盾相互交織、相互作用的運動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每壹位教師都必須註意把握和堅持以下基本原則,以實現自身道德品質從無到有、從低到高的轉變。
1,堅持知行合壹。
知識是對師德的理解,以及在此基礎上形成的觀念。這是教師道德修養的前提。行為就是行為,即教師把對職業道德的理論認識付諸行動,這是教師道德修養的目的。
2、堅持動機和效果的統壹。
所謂動機,就是傾向於某種目的的主觀意圖和願望。是有意識的行為動機,也就是促使人們行動的主觀原因。所謂效果,就是人們行為的客觀結果和後果,是人們行為的客觀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