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部分考察的知識點主要是素質教育和新課改下的教學理念。
素質教育是指以人的發展和社會發展的需要為基礎,以全面提高全體學生的基本素質為根本目的,以尊重學生的主體性和能動性,註重開發人的智慧潛能,形成人的健全人格為根本特征的教育。其內涵在於以提高國民素質為根本目的,面向全體學生的教育,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教育,促進學生個性發展的教育,註重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教育。
新課改下教學理念的內涵是教師從“以教育者為中心”轉向“以學習者為中心”,教學從“教知識”轉向“教學生學”,教學從“重結論、重過程”轉向“關註主體”,教學從“關註人”。
二,教師的觀念
隨著時代的變化,教師的角色也發生了變化。
1.從師生關系來看,新課程改革要求教師要成為學生學習和發展的促進者。
教師要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指導學生的學習方法,更加關註學生的健康成長和個性發展。
2.從教學與課程的關系來看,新課程改革要求教師成為課程的建設者和開發者。變過去的“教材”為“以教材教”,創新使用國家課程教材,積極將國家課程本土化、校本化。
3.從教學與研究的關系來看,新課程要求教師成為教育教學的研究者。以研究者的視角審視和分析教學理論和實踐中的各種問題,總結經驗,形成規律性認識。
4.從學校與社區的關系來看,新課程要求教師是基於社區的開放教師。充分挖掘社區的教育資源,使學校教育社區化,社區生活教育化。
當老師的角色發生變化時,行為自然也會發生變化。
1.在處理師生關系上,新課改強調尊重和欣賞。
2.在對待教學上,新課程改革強調幫助和引導。
3.善待自己,新課程強調反思。
4.新課程強調與其他教育者的合作。
第三,學生觀
學生觀是教育者對受教育者所持有的態度和觀點,支配著教育者的行為,決定著具體教育實踐中教育者與受教育者的關系。
1.學生是發展中的人(應以發展的眼光看待學生)
2.學生是獨特的人。
3.學生是獨立的人。
延伸教材強調每個人的先天差異和不同性格,要尊重學生的特點和特長,教師要因材施教。這種觀點往往體現在對材料的分析中,要求考生從素質教育的角度評價材料中老師的行為是否踐行或違背了素質教育的理念。比如壹節課,兩個學生總是不理解某個知識點。
壹個有很強的形象思維,壹個有很強的抽象思維。針對這兩個學生的不同特點,老師采取了不同的教學方法,可以說這位老師踐行了素質教育理念中促進學生個性發展的要求,值得學習。此外,教師還應註意教學過程中的意外結果,將學生的壹些意外行為轉化為教學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