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美德 - 文明之源——水

文明之源——水

水孕育生命,滋養萬物,用它的柔軟滋養每壹個活細胞,用它的剛硬克服壹切有棱角的障礙,它的包容,無私的奉獻,創新的知識,貫穿於它存在的每壹個角落,響在任何壹個有思想的生物的耳邊。當然,水不僅孕育生命,也孕育文明,豐富文化。

水以其天然的聯系,似乎從壹開始就與人類生活乃至文化歷史結下了不解之緣。縱觀世界文化的起源,正是洶湧澎湃的尼羅河孕育了燦爛的古埃及文明,而幼發拉底河的興衰顯然影響了巴比倫王國的興衰。地中海沿岸的自然環境顯然造就了古希臘羅馬文化的搖籃,而東流的兩條大河——黃河和長江,則滋養了博大精深的中原文化和燦爛輝煌的楚文化。

搜遍中國的文化典籍,幾乎所有的歷史文獻中都包含著豐富的“水文化”,對“水”的描寫、吟誦、歌唱,如同那些被視為“永恒”的主題壹樣,成為壹代又壹代文人書寫的永恒“文學母題”。如果從“水文化”的角度來審視壹部中國文學史,說它是壹部滲透著“水”本質的人類文化史絕非牽強附會。《山海經》中包含了“女神補天”、“精衛填海”、“大禹治水”的故事,民間口頭文學中描述的古代洪水傳說,雖然在今天看來是壹種“神話感知”,但仍能讓我們體會到“水文化”的內涵。在《詩經》中,已經清晰地表現出了水中抒情、水中抒情的文化取向,使得“關關之鴿,在江洲,是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白露為霜。所謂伊拉克人民,在水的另壹邊”成了壹首永恒的絕唱。至於莊子,楚辭,漢樂府民歌,唐風的歌韻,明清小說,都是以寫意為主,以水言誌,以水抒情,以假水取韻。

“仁者樂山,智者樂水”。古聖先賢難免為山水所動。“智”字既體現了古代哲人對“水”的理解,又解密了“水”所蘊含的無窮文化內涵。大自然中,草木無聲,山川無知。自古以來,長江東死黃河流,其趨勢不以“人”的意誌為轉移。當它成為壹個視覺範疇,懵懂的水就會成為壹種“文化精神”,超越千年歷史時空,成為壹種具有鮮活生命的審美載體。細讀中國古典文學,沒有水幾乎寫不出來,而寫作是涉水。水作為人類的對象,滲透著古今“智者”的深厚人文精神。人的心理、情感和意誌,以及性格、氣質、人格,人對客觀世界的感知和認知,乃至意識和哲理的升華,甚至包括人生特有的悲歡離合、生死唱和,古往今來都以“水”為載體表達得淋漓盡致。

“水”為“智者”提供了豐富的文化源泉,“智者”也開發了無盡的“水”文化礦藏。正因為如此,“水文化”的淵源流長,在具有五千年文明史的中國文化中占據著特殊的地位,進而構成了人類文明史上光輝的壹頁。

  • 上一篇:播放傳統新年作文英語
  • 下一篇:新能源汽車和純電動汽車有什麽區別?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