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是壹個歷史悠久的國家。其文化博大精深,藝術百花齊放。尤其是壹些代代相傳的民間工藝,精彩絕倫,令人嘆為觀止。我們在揚州旅遊的時候,在當地壹個叫486的非物質文化聚集園區看到了很多豐富多彩的民間藝術,印象深刻的只有。比如本文要給大家介紹的通草花就是其中之壹。
古代揚州,經濟發達,文化繁榮。城市和農村的女士都喜歡裝飾,佩戴鮮花是美麗的。宋代詩人王冠寫道:?每個人都戴著花,不分等級。?民間節日和寺廟經常用各種工藝花裝飾。因此,揚州制花業深入民間,發展迅速,成為全國工藝花的生產中心和集散地之壹。
清朝嘉慶年間開始,滿清皇宮裏的皇後嬪妃和格格公主把頭紮進草花裏是壹種時尚,這種風漸漸吹到民間。無論是達官貴人家的妻女,還是普通人家的村姑,都以佩戴草花為榮。
大文豪郭沫若的《反正前後》也是這樣描述草花的:“兩鬢各倒插壹枝草花。”
到了民國時期,作為頭飾的通草逐漸衰落,建國後幾乎消失。因為女人頭上戴飾品不合適,就開始以鐵血少女為美,以英姿颯爽的五尺槍為美,不喜紅妝,愛武裝。
所以通草回到了最初,成為了室內的裝飾展品。
通草花的材料取自雲貴高原的珍貴藥材通草花。該工藝花質地柔軟,色澤清麗淡雅,可與真花媲美,永不褪色。作為裝飾品,可以長期擺放。古代多作為貢品入宮,有的甚至作為頭飾佩戴。在之前流行的顏夕宮故事中,孝賢春皇後高宗的皇帝福查提倡節儉,不是用皇家的珍珠和翡翠,而是用通草榮華裝飾。
這種花的制作過程很復雜。先將花的根部通過特殊的工藝絞成像紙壹樣的薄片,然後根據花的需要切成相應的形狀,用手絞成花瓣,再用桿子和絞葉紮起來。這些花的根、莖、葉、花都是手工制作的。
漂白、裝草片、染色、掐花瓣、做葉子、鋪桿子、栽盆、裝框、整理?這些技術說起來簡單,但是壹起做起來就非常復雜和枯燥,需要很多技巧。比如制作花瓣時,通草片需要加濕才能有韌性,適合揉搓、撚搓成各種花瓣形狀,否則容易折斷。
通草的葉子即使看似普通,制作起來也不容易。在操作過程中,手的力量非常關鍵,很難把握,需要極大的耐心和細心。如果用力過小,花瓣就不容易成型,如果用力過猛,草葉就會被壓垮。為了使花葉具有天然樹葉紋理清晰的特點,傳統的揚州曹彤花葉是在磚上雕刻,然後用曹彤壓制而成。按道理,每朵花都要配不同的磚做葉子。為了這些葉子,他們沒有努力。他們在路上走的時候,把葉子和花記在心裏,回去的時候,用刻刀刻在磚上,就像刻印章壹樣。家裏最多積了幾百塊磚頭和樹葉,沒有重復。
目前,只有戴春福和錢兩位年過八旬的老人是這項民族傳花技藝的傳承人。他們也嘗試了各種方式免費接收學員,來老年大學任教的人絡繹不絕。然而來來往往之後,沒有壹個人靜下心來好好學習。幾年前,壹個90後的小姑娘跟著她四年,去年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