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娥,東漢人,他的父親曹旭是個術士,經常在河裏劃船唱歌來迎接神靈。
漢安二年,也就是公元143年,曹娥剛滿十四歲。壹天,曹旭劃著小船從順江逆流而上,去見潮神。沒想到,意想不到的事情發生了,河上突然刮起了暴風雨。小船被壹個大浪掀翻,就像壹片落葉,立刻被河水吞沒,曹旭也隨之掉入河中。
由於江面風浪太大,岸上的人面對這突如其來的變故不知所措,無法及時打撈,只好嘆口氣離開。壞消息傳到了曹家。當曹娥聽到他父親掉進河裏的消息時,她流著淚跑到河邊,哭著尋找他的父親,並沿著河邊尋找他。
就這樣,壹天、兩天、三天過去了,曹娥在河邊沒日沒夜地尋找、呼喚,哭聲幾乎傳遍了整條河。但是連續三天都找不到,父親還生死未蔔。曹娥哭得眼淚都幹了,不吃不睡,沒日沒夜地呆在岸邊找她。人們非常同情她,並來勸她照顧好自己。曹娥告訴所有人,除非找到她的父親,否則她絕不會放棄。
在河邊搜尋等待了十幾個日夜後,曹娥知道照這樣下去是不可能找到父親的,於是她把自己的衣服扔進河裏,跪在岸邊對河水說:“父親,如果妳在天堂活著,請履行女兒的孝心,讓這件衣服沈在妳的位置上吧!”奇怪的是,她扔的衣服隨河水漂流了很長壹段距離,在壹個地方轉了幾圈後就沈了下去。曹娥迅速跟著衣服下沈的地方跳了下來。
五天後,河水變得異常平靜。有人隱約看到下遊的河面上漂浮著兩具屍體。當他們走近壹看,原來是曹娥背著她的父親。盡管父女倆都已經沒有了呼吸,身體也已經冰涼,但曹娥依然緊緊抱著父親,絲毫沒有放松。在場的人看到這壹切都流下了眼淚。他們都說,曹娥真誠的孝心感動了申江,使她能在水下找到父親的屍體,並把他們送到水面。當地縣令被曹娥的孝心和壯舉深深感動,下令將他們父女安葬好,並立碑記錄孝女曹娥的事跡,供人們瞻仰和緬懷。
後來,人們為了紀念曹娥,在她投江的地方修建了曹娥廟,曹娥居住的村子也改名為曹娥村,順江也改名為曹娥河。傳說曹娥在五月初五跳河救父,所以當地端午節的壹系列紀念活動自然與曹娥有關
現在,每逢端午節,人們會用各種方式慶祝這個節日。然而,當我們沈浸在節日的氣氛中時,我們還會記得這個悲傷感人的故事,體會它的真諦嗎?
孝順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也是做人的根本。我們和父母是壹體的,他們是我們生活的基礎。如果我們忘記了孝道,不懂得報恩,我們的家庭,事業,生活都會像無源之水,無本之木。怎樣才能枝繁葉茂,碩果累累?祈禱天下兒女不忘人生之本,及時盡孝,讓我們的家庭、事業、未來的生命樹根深蒂固,萬古長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