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中國老齡化速度不斷加快。截至2015年底,60歲以上老年人口已達2.2億,約占總人口的16%。深圳作為中國平均年齡最年輕的城市,不僅需要在養老問題上未雨綢繆,而且可以也應該在這方面做出積極的探索。
去年7月,民政部、國家發改委正式印發《民政事業發展“十三五”規劃》,明確全面構建以居家為基礎、社區為依托、機構為補充、醫養結合的多層次養老服務體系,增加養老服務和產品供給,其中公立養老機構改革備受關註。
事實上,除了空巢、失能、半失能老人繼續由政府主辦的養老機構提供免費或低價服務外,其他養老服務面向市場,實行社會化運營、市場化運作,應該是大勢所趨。政府應該做的是提供財政補貼和稅收優惠政策,建立適度有序的市場競爭機制,不斷提高養老服務的資源配置效率和服務質量。
如何保證養老機構的公立性和私立性,是壹個備受關註的話題。屏山的具體做法是劃分政府和事業單位的職責,提出“管委會監督下的校長負責制”的運行機制。除了組織和號召政府單位、社會組織、企業等多種力量參與,還加強監管和考核,每年對運營機構進行績效考核,獎懲與服務掛鉤,使其始終在規範的軌道上運行。
接下來,坪山和深圳可以在積極構建多元化養老服務體系、引導社會資本進入養老服務業、推動社區養老轉型升級等方面進行更多有益的嘗試。當然,這裏值得壹提的是,養老機構和醫院、學校壹樣,本來就是公益性的。無論如何改革,其公益色彩都無法抹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