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壹,它與人們的社會生活有著最直接、最密切的聯系。
民歌的作者是人民群眾,是人民群眾在長期的勞動和生活實踐中,為了表現生活,表達感情,表達意誌和願望而創作的。過去,勞動人民被剝奪了掌握文化的權利,他們不會讀書,也不會看音樂,而是靠口口相傳,自己作曲,自己演唱,以滿足生活的需要。比如《長工苦》、《招工難》,傾吐長工被詐騙壓迫的悲情;繡荷包表達了姑娘對愛人的思念,對幸福生活的向往。《打夯歌》和《川江船夫歌》表現了勞動者與自然鬥爭的英雄氣概。《蛤蟆花》和《冬絲娘》唱出了小孩子玩遊戲時天真無邪的性格。但“有假詩人,無假民歌”(明、馮夢龍)。民歌所表達的人民思想感情是最真實最深刻的。
其次,民歌是通過廣泛的群眾即興創作和口頭演唱逐漸形成和發展起來的。它是無數人智慧的結晶
民歌的創作過程、演唱過程、流通過程融為壹體。在演唱的過程中是即興創作,在作曲的過程中是傳唱流傳。當然,傳統民歌的創作和發展過程是緩慢而自發的。
第三,曲式簡單,平易近人,生動靈活。
民歌的曲式短小精悍,大多以音樂片段為基本結構單位。由單個音樂片段重復構成的分節歌的結構形式在民歌中占有很大比重,民歌的音樂素材和表現手法經濟而精煉。民歌的音調大多帶有濃厚的鄉土氣息和地方色彩。它們與方言語音緊密結合,音樂表現生動,形式靈活生動,無固定節拍,善於變化,對各種內容、歌詞、演唱場合、條件的適應性強。
中國民歌的形成
中國的民歌有著悠久的歷史和豐富的藝術遺產,它誕生於遠在原始社會的熱情人民的集體勞動中。因為沒有詞和樂譜,所以當時的民歌無法完全考出來。《詩經》收錄了160首中國北方民歌。雖然只是文字記載,但足以說明從公元前11世紀到公元前6世紀,中國民歌已經有了相當完整和成熟的藝術形式。幾千年來,中國革命壹直密切伴隨著人民,表達他們的思想和意誌,記錄他們的歷史,培養了歷代的作家和藝術家。漢魏六朝的“樂府民歌”。唐宋的“曲子詞”,元代的“散曲”、“小令”,明清以來的“歌謠”、“小曲”...只不過是汪洋大海中剩下的幾顆珍珠。他們在中國文化史上放射出不朽的光輝。近半個世紀以來,中國社會發生了根本的變化,中國革命也走上了新的道路。這壹時期產生了大量的新民歌,並且在各方面都有很大的發展。
在不同的自然條件、社會條件、生活方式和工作方法的影響下,民歌形成了題材形式、風格、色彩、表現手段、藝術體驗和調性材料的豐富性和多樣性。它有許多分類方法。
從題材來看,大致可以分為:反映社會矛盾和階級鬥爭的;反映生產勞動;反映愛情和婚姻;反映日常生活;搞笑又有啟發性;歌唱傳說故事、人民新聞、名勝古跡等。
從主題情況來看,大致可以分為:號子、民歌、小調、舞曲、風俗儀式歌等。在近半個世紀產生的新民歌中,有兩個新的主題因素:進行曲和頌歌。從風格和色彩上看,中國有56個民族,各民族的民歌以其獨特的風格特征豐富了中國音樂文化的寶庫。在漢、藏、蒙、哈、維、壯等壹些數量較多、居住區域較廣的民族中,可以根據當地不同的特點進行細分。
眾所周知,戲曲、曲藝、民族器樂等各種民間音樂都是在民歌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專業的音樂創作離不開民歌的滋養。並且他們以自己的藝術特色和專業技能豐富了民歌的內容,提煉了這種民歌的形式,對民歌的發展產生了積極的影響。
中國各民族、各地區、各時期的民歌,就像壹朵朵美麗的白花,遍地盛開。這裏介紹的只是民謠中的滄海壹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