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頭馬勞宮馬勞宮的粽子是壹種非常特別的粽子。在媽祖信仰的幫助下,它從壹種普通的飲食變成了壹種適合四季的不尋常的食物。大約1920,壹個叫張強德的人開始在馬勞宮附近擺攤賣粽子。它的制作非常講究。選料精細(選用五谷豐登的糯米),創意獨特(甜鹹餡),不惜工本(鹹餡包括香菇、蝦仁、香腸、方魚碎、蓮子、栗子、腌南奶鬃肉)。以前店裏掛著壹塊寫著“吃了就知道”的橫匾,後來被解讀為社會上流行的壹句話。過去,潮汕人每次出航都會來祭拜媽祖,祈求平安。在媽媽宮門口,他們會買壹些餃子作為祭品,在祭拜後壹路吃,好吃又耐餓。
潮汕傳統美食西天香烤生蠔,無論是市場炒作還是家庭聚餐都很常見。1930左右,楊二先在升平路西田巷開店,後來胡金星、姚老四等人繼續在附近壟斷。為了爭奪生意,他們各自設法提高烹飪技術和質量,形成了聞名中外的西天鄉牡蠣烤餅。牡蠣烤餅主要由新鮮牡蠣(學名牡蠣)制成。配料是豬油、細雪粉和用鬃肉炒的鮮鴨蛋,調料是辣椒醬、細魚露和蔥白。食材是特意挑選的達濠牡蠣、雪粉、蔥白,混合均勻後放入鍋中(俗稱煎鍋)。它們是用旺火粗腸裏的肥肉炒出來的,淋上蛋糊,拌上適量的細魚露和辣椒醬。它們被炸到兩面都是金黃色。
福合城牛肉丸,福合城,原本是老城區的壹個地名。上世紀60年代,以陳氏牛肉丸店為代表的“福合埕牛肉丸”,以煤鋪腳,遠近聞名。牛肉丸,要把選好的牛肉去皮,切成厚片,然後放在大木板上,用木槌敲打、轉動。
早在20世紀40年代,汕頭市新興街炒餅能手許就以其第壹名的特色小吃油條而聞名。它是用優質白米漿,配以豬油、糖、鮮蝦、豬肝、瘦肉、鮮牡蠣等配料,加上沙茶辣醬、味精、魚露、雪粉水烹制而成。把湯翻炒均勻,註意火候。
(此外)
特產1:潮繡
粵繡、蘇繡、湘繡和蜀繡合稱為中國四大舌繡。潮汕刺繡屬於粵繡。它在國內外享有很高的聲譽。據史料記載,唐朝貞觀年間(公元627-649年),潮汕就有壹種刺繡工藝,經過歷代演變,逐漸形成獨特風格。潮繡的主要特點是構圖嚴謹,疏密得當,針法多樣,色彩豐富,莊嚴肅穆,最突出的是撐地嵌金銀線,形似浮雕,質感強烈。這就是著名的“金釘墊浮”。此外,還有絨繡、金絲絨混繡、紗繡、珠繡等。
特產二:潮汕抽紗
以亞麻、苧麻布、玻璃紗、化纖織物、彩色繡花線為原料,通過刺繡、鉤針、繡花等工藝制成精美的裝飾性日用品。品種繁多,銷往五大洲100多個國家和地區。潮汕刺繡包括衣服、桌布、枕套、被套、床罩、手帕、窗簾、餐墊等。圖案以花卉為主,清新淡雅。
廣告詞,很簡單,想想就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