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漢族的節日很多,主要有臘祭、祭竈、春節、元宵節、社交日、清明節、端午節、中秋節、重陽節等。在節日中,春節是最盛大的。“春節”又稱過年,是中國幾千年來漢族人民最重要的傳統節日,也是壹年中最隆重熱鬧的節日。除夕夜要守年三十,第壹天拜年。
漢族節日包括春節、臘八節、元宵節、清明節、端午節、七夕節、中元節、中秋節和重陽節。具體介紹以下節日:
1,臘八節
臘八節,俗稱臘八,在農歷十二月初八。中國古代壹些地方有在臘月祭祀祖先和神靈(包括門神、戶神、宅神、竈神、井神)的傳統,也有“喝臘八粥”的習俗。
2.清明節
清明節又稱踏青節、踏青節、三月節、祭祖節,在仲春和春末之交慶祝。清明節起源於古代的春節,既有自然內涵,也有人文內涵。它不僅是壹個自然的節氣,也是壹個傳統的節日。
3.端午節
端午節,又稱端陽節、重陽節、午時節、龍舟節、正陽節、玉蘭節、天中節,是中國傳統的民間節日。端午節源於對天象的崇拜,由古代的龍圖騰祭祀演變而來。
4.中秋節
中秋節,又稱月亮節、秋天節、中秋節、八月節、追月節、賞月節、拜月節、女兒節或團圓節,是中國許多民族和漢字文化圈各國流行的傳統文化節日,農歷八月十五日。因為它的價值只是三秋的壹半,因此得名,有些地方把中秋節定在8月16日。
5.重陽節
重陽節,農歷九月初九,是中國傳統的民間節日。古代有登高祈福、秋賞菊花、穿山茱萸、祭神祭祖、重陽節宴壽等民俗。至今增加了尊老的內涵,重陽之日宴飲,感恩尊老。爬山賞秋和感恩敬老是今天重陽節的兩個重要主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