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服是世界上歷史最悠久的民族服裝之壹。
在沒有考古資料支撐之前,漢服最早的出現應該是在殷商時期。
大約5000年前,新石器時代仰韶文化時期,中國出現了原始農業和紡織業,開始用織成的亞麻布制作衣服,後來又發明了養蠶和吐絲,人們的衣服和服飾越來越齊全。商代以後,初步建立了冠服制度,到了西周,逐漸形成了服制。到了周後期,由於政治、經濟、思想文化的劇烈變化,特別是咳服百家的改良,各諸侯國之間在服飾、服飾、風俗等方面開始出現明顯的差異。並創造出深的衣服。冠服制度被納入了“禮治”的範疇,成為禮儀的壹種表現。從此,中國的服飾體系更加細化。客觀地說,漢族在某些歷史階段的民族服飾,比如中國的旗服/旗袍/馬褂,因為與真正的漢服沒有正常的演變和趨同,所以永遠稱不上“漢服”。
二、漢服的五個基本特征
(1)歷史性
雖然剃發更衣的暴力強制已經消失,漢服趨於復興,但不可能成為常服。因為,為了減少溝通阻力,落後民族習慣按照發達民族的習慣改變自己的外貌。
(2)繼承
傳承,就是漢服的歷史有傳承。在這漫長的時間裏,漢服的歷史發展始終遵循著代代相傳、代代傳承的特點,體現了漢服歷史發展的傳承性。
(3)多樣性和同壹性
多樣性和同壹性是指漢服風格的多樣性和漢服風格的同壹性。漢服作為壹個有著千年歷史的東西,從來不是壹種風格。“上下”、“深衣”、“裙裝”等豐富多彩的款式,體現了作為壹種源遠流長的民族服飾的多樣性。雖然漢服壹直以來款式豐富,但漢服的基本造型(或款式)的特點是“系右鈕不系扣子,系壹根繩子”,這是漢服的身份。同壹性和多樣性的統壹是漢服的壹大特點。
(4)完整性
完整是指漢服自身體系的完整。經過幾千年的發展,漢服已經成為壹種成熟的服飾,不僅種類豐富、工藝精湛,而且配飾豐富。
(5)兼容性
兼容是指漢服與傳統文化的融合。漢服在很大程度上已經被視為正宗傳統文化的象征,而漢服本身處處體現著傳統文化,漢服和傳統文化是和諧的壹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