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能量供給裝置:包括供給和調節制動和改善傳輸介質狀態所需能量的各種部件。
2.控制裝置:產生制動作用和控制制動效果的各種部件,如制動踏板。
3.傳動裝置:包括將制動能量傳遞給制動器的各種部件,如制動總泵和輪缸。
4.制動器:傾向於阻礙車輛運動或其運動的部件。
制動系統壹般由兩個主要部分組成:制動操縱機構和制動器。
原則:
制動系統的壹般工作原理是利用與車身(或車架)相連的非轉動元件和與車輪(或傳動軸)相連的轉動元件之間的相互摩擦,阻止車輪轉動或旋轉。
1)當制動系統不工作時。
蹄鼓之間有間隙,車輪和制動鼓可以自由轉動。
2)制動時
汽車減速時,通過推桿和主缸踩下制動踏板,使主缸中的油在壹定壓力下流入輪缸,制動蹄通過兩個輪缸的活塞推動繞支承銷轉動,上端向兩側分開,並以其摩擦片抵住制動鼓的內圓面。非旋轉制動蹄在旋轉制動鼓上產生摩擦扭矩,從而產生制動力。
3)松開制動器
當松開制動踏板時,制動蹄回到原來的位置,制動力消失。
擴展數據
為了保證汽車的安全性和充分發揮高速行駛的能力,制動系統必須滿足以下要求
1,制動效能好。評價汽車制動性能的指標有:制動距離、制動減速度和制動時間。
2.操作簡單,制動時方向穩定性好。制動時,前後輪制動力分配合理,左右輪制動力要基本相等,避免制動時跑偏和側滑。
3.制動平順性好。制動應柔和平穩;應該迅速徹底地解除它。
4.散熱好,調節方便。這就要求閘瓦摩擦片耐高溫能力強,潤濕後恢復能力快,磨損後間隙可調,防塵防油。
5、帶拖車時,可使拖車在主車前制動,主車後松開制動;拖車在自行脫離時可以自行剎車。
百度百科-剎車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