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文化 - 諸葛亮是個自學成才的工科生,沒統壹天下的原因是太優秀了

諸葛亮是個自學成才的工科生,沒統壹天下的原因是太優秀了

說諸葛亮是個工科生,不是儒生,妳肯定不信,好吧,讓我們從細枝末節開始。 三國故地--襄陽有壹道名菜,"諸葛菜",這道菜也被襄陽人稱作孔明菜。故老相傳,這道菜是諸葛亮的發明。"諸葛菜",就是我們經常食用的鹹菜的壹種---大頭菜,經過腌制後風味脆嫩獨特。 唐代劉禹錫《嘉話錄》中曾載: 「 ”嵩州界緣山野間,有菜,大葉而粗莖根若蘿蔔,土人蒸點其葉而食之,可以療饑,名之謂諸葛菜。 說諸葛亮是個工科生或者說諸葛亮是工程師的原因,還因為他發明了在中國歷史上膾炙人口的很多技術和用品。諸葛亮思維真的與眾不同,他還發明過幾種美食,除了這種大頭菜,還有南征孟獲是發明的包子,但這兩個小例子對諸葛亮應該只算小巧思。 在四川,諸葛亮可能親自參與並改良了煮鹽的方法,晉代張華《博物誌》載:「 ”臨邛火井…在縣南百裏…諸葛丞相往視之,後火轉盛熱,盆蓋井上,煮鹽得鹽”。劉敬叔《異宛》載:「 ”臨邛火井,諸葛亮壹瞰而更盛”,看來,諸葛亮在火井煮鹽方面是有所創新。 諸葛亮的的機械設計水平在幾千年的封建社會都是屈指可數,木牛流馬,沖車,諸葛弩等等。如果仔細分析諸葛亮的發明就會發現,他的發明都是圍繞軍事及軍隊,襄陽大頭菜本來是蜀軍的軍用品,"以濟軍食"後來才成為民用品,從這件小事就可以發現諸葛亮用心的細致入微,充分挖掘蜀國的每壹個資源進行整合以充實蜀國。 諸葛亮還有壹個被人忽視的缺點,諸葛亮不太善於識人,諸葛亮看人不如劉備準確,比如對馬謖的看法,比如對魏延的看法,這壹點似乎也是技術工程人員的普遍特質。 做事專註,執行效率高,善於研究、善於發現、推崇節約、反對鋪張浪費。諸葛亮並不是壹個傳統意義上的儒家治國者,諸葛丞相其實就是壹個非常細心,非常兢兢業業的,自學成才的工科生,或者說是個聰明的工程師。 推究諸葛亮的性格,持重、謹慎,不冒險,比如不接受魏延的子午谷之計,相應的,蜀國的政策不管是北伐黑市國內治理都是工程師式的循序漸進,穩步向前。 諸葛亮絕不是《三國演義》中那種呼風喚雨,神鬼莫測的模樣,我們如果大膽推測,諸葛亮的前半生中,壹定受到過春秋時代善於機械制造的墨家的影響,而且是非常濃重的影響。 《三國誌》的作者陳壽認為諸葛亮的奇謀是短,治國是其長: 「 ”諸葛亮之為相國也,撫百姓,示儀軌,約官職,從權制,開誠心,布公道;盡忠益時者雖仇必賞,犯法怠慢者雖親必罰,服罪輸情者雖重必釋,遊辭巧飾者雖輕必戮;善無微而不賞,惡無纖而不貶;庶事精練,物理其本,循名責實,虛偽不齒;終於邦域 之內,鹹畏 而愛之,刑政雖峻 而無怨者,以其用心平 而勸戒明也。可謂識治之良才,管、蕭之亞匹矣。然連年動眾,未能成功,蓋應變將略,非其所長歟!” 在治理國家上,諸葛亮也有濃重的工程師思維,計算精確,務求必勝,北伐魏國就是這種準確計算,這出乎很多人的預料。有人說,北伐是壹場必敗的,諸葛亮絕不可能統壹天下,也有人說正是由於諸葛亮北伐才使得蜀國國力雕敝終至滅亡。 事實正好相反 我們先分析壹下白帝城托孤之後的蜀國,連接著兩場大敗,關羽丟失荊州,蜀國失去了半壁江山,實力大損。緊接著三年之後,夷陵之敗,劉備的軍隊損失殆盡。這兩場戰鬥的結果對蜀國是毀滅性的,蜀國全部軍隊只剩下了三萬人,人口戶數也大量萎縮,國家正在走向窮途末路。蜀國的滅亡其實是從這兩場戰爭開始的,要追究壹下罪責的話,蜀國之敗是敗在桃園三兄弟,劉備和他的桃園兄弟們斷送了蜀國的未來。 "諸葛壹生惟謹慎",諸葛亮接手的時候是蜀國最危險的時刻,這種情況下的諸葛亮北伐。以蜀國的國力和強大的魏國相抗衡,如果站在諸葛亮的角度,結合歷史史實,我們會發現壹個完全不同的視角!蜀國弱小,魏國強大,如果不攻打魏國,給魏國時間任由魏國發展,強大的魏國就會更強大,那麽,蜀國的命運只能是毋庸置疑的的滅亡。不進行北伐,蜀國必亡。在國力較弱的情況下北伐,蜀國即使不能全勝,也會遲滯和拖延魏國的發展,趁魏國國力還未發展到不可控時,盡力拓展蜀國的實力。 令人悲傷的是,丟失荊州最大的影響是"隆中對"這種進可攻退可守的戰略構想無法執行,而後的北伐變成了壹種不得不為的舍命壹搏,攻勢防守。 諸葛亮沒有統壹天下有兩個原因,第壹個比較搞笑,諸葛亮太牛b了, 蜀國只有魏國九分之壹,司馬懿踞蜀十倍之地,對戰諸葛亮卻只有采取避戰的方法,即使諸葛亮送女人衣衫來激怒司馬懿,司馬懿的辦法就是拖著讓諸葛亮無仗可打。 《三國誌》的作者陳壽說的很明白。 「 ”孔明起巴、蜀之地,蹈壹州之土,方之大國,其戰士人民,蓋有九分之壹也,而以貢贄大吳,抗對北敵,至使耕戰有伍,刑法整齊,提步卒數萬,長驅祁山,慨然有飲馬河、洛之誌。仲達據天下十倍之地,仗兼並之眾,據牢城,擁精銳,無禽敵之意,務自保全而已,使彼孔明自來自去。 第二個原因最令人惋惜,就是這個工科生諸葛亮死的有點早,陳壽說;"若此人不亡,終其誌意,連年運思,刻日興謀,則涼、雍不解甲,中國不釋鞍,勝負之勢,亦已決矣。" 我們理解陳壽的意思就是,就是老天爺沒給他時間,諸葛亮如果再能活十年,那麽天下情況究竟如何,蜀國也許就能統壹天下。

  • 上一篇:怎麽寫《木偶奇遇記》的演講稿
  • 下一篇:誰能簡述壹下中國古典舞與中國傳統文化的關系?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