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要民俗文化是壹種重要的文化旅
遊資源,開發民俗文化旅遊是順應當今世界旅
遊的發展趨勢。
廣西有著豐富多彩的民俗文化
旅遊資源,只有因地制宜,統壹規劃,合理布
局,用可持續發展的戰略眼光來開發民俗文化
旅遊,才能從根本上保證民俗文化與旅遊業兩
者更好地融合,取得良好的社會經濟效益,拉
動廣西各民族的發展,實現***同富裕。
壹、民俗文化、民俗旅遊的概念、特征
(壹)民俗文化與民俗旅遊的概念。
民俗是
人民群眾在長期的社會歷程中創造的民間文
化,包括民間習俗、信仰及廣泛流傳在民間的
壹切技術與文藝。
民俗文化,則是世間廣泛流
傳的各種風俗習尚的總稱,包括存在於民間的
物質文化、社會組織、意識形態和口頭語言等
各種社會習慣、風尚事物。
民俗文化內容豐富
多彩,有民俗風情、生活習慣、生產方式、居住
樣式、節慶典禮、宗教信仰、傳統服飾、民間藝
術、烹調技藝、工藝特產、音樂歌舞等,它以豐
富的文化內涵及特有的民族風情吸引著廣大
的海內外遊客。
民俗旅遊是壹種新型的、高層次的文化旅
遊類型,它是以壹個國家或地區的歷史文化為
背景,以各種民俗文化事項和民俗活動為資
源,並通過挖掘整理和再現或藝術加工的手
段,為國內外遊客提供服務的壹種具有鮮明的
民族性和地方特色的社會經濟現象。
它將成為
現代旅遊的主流之壹。
各民族地區多姿多彩的
風土人情、風韻別致的文物古跡、情趣怏然的
民間文娛活動,吸引著壹批又壹批國內外遊
客。
(二)民俗旅遊的特征“。
民俗旅遊”有著自
身的特征,突出的有以下四點:
1、質樸的民間性。
民俗源於民間生活,體
現民間生活,包含著物質的、精神的、社會的與
語言的因素,在現實生活中總顯示出淺顯不定
的功能作用,成為人們參與社會生活所不可或
缺的基本手段。
民俗是伴隨著生活的需要而自
然形成,歷久傳承的文化形態,而非朝廷的、官
府的、寺廟的等上層文化或宗教文化的簡單代
表。
因此,民俗旅遊應取材於民間風俗,才會顯
示出其固有的特色。
2、鮮明的民族性和地域性。
民俗體現民族
的生活,並因各民族生存空間不同而各有差
異。
所“謂百裏不同風,十裏不同俗”,正反映出
民俗具有鮮明的地域性特征。
民俗旅遊的開發
應以本地資源為依托,不應胡亂建設、獵奇,這
樣才使旅遊產品具有當地特色和民族氣息。
廣西民俗文化旅遊開發
3、情趣的樂觀性。
民間生活追求向上的、
樂觀的,應與悲觀絕緣,民俗旅遊的開發要以
娛樂、審美、認識、教化等功能的習俗為體裁,
讓遊客在旅行當中感受到生活與勞動的樂趣
與美感,杜絕以迷信、不健康的內容作為民俗
旅遊產品去開發。
4、主體的對外性。
民俗源於本地民間生
活,是經過世代相傳而存留下來的。
因此,民族
地區對自己的民族本身或當地群眾沒有太大
的吸引力。
在文化淵源上講,與民俗旅遊創辦
主體的血緣關系越遠越是具有吸引力,所以國
外或省外遊客就成為民族地區最大的客源。
二、廣西民俗文化旅遊開發現狀
(壹)民俗文化村、園。
目前,廣西建有許多
的民俗文化村(風情園),這是廣西最主要的民
俗文化旅遊產品。
20世紀九十年代以來,廣西
各地先後建成了融水貝江苗寨、賀州瑤族風情
園、龍脊壯寨、三江侗寨、金秀瑤寨,還有正在
淩雲縣興建的淩雲土司民俗文化村等旅遊項
目,使廣西的民俗文化旅遊更加豐富,更具吸
引力。
遊客通過實地的旅遊活動,能親身體會
到廣西各族人民的生活環境和生活方式,同時
可以間接傳播該地的民俗文化,對擴大該地的
旅遊知名度,樹立品牌形象有壹定的積極作
用。
(二)民俗博物館。
民俗博物館(含民族博
物館)主要是對民族建築或民俗實物的展示與
介紹。
這類產品以廣西民族文物苑為代表,該
苑位於南寧市廣西博物館陳列大樓後面,1988
年建成開放,總投資280萬元,占地2.4萬平方
米,是以廣西民族建築為主題,苑內有銅鼓巨
雕、鎮邊大炮,建有壯族“幹欄”、瑤家竹樓、苗
家吊腳樓、侗族鼓樓、侗鄉風雨橋、毛南族民居
等,還建有榨油、碾米、造紙、制陶、榨糖等民間
手工作坊,均極富有民族鄉土氣息。
另外,靖西
縣壯族博物館、融水苗族自治縣苗族博物館和
金秀瑤族自治縣瑤族博物館,分別展出以介紹
壯族、苗族、瑤族歷史和民俗風情為主的實物
和圖片,特別的壯錦、苗錦和瑤族蠟染工藝品
更是這些民族民俗文化的精華。
值得壹提的
是,我國首座白褲瑤生態博物館已於2004年
11月26日在廣西南丹縣正式對外開放。
(三)民俗旅遊節慶活動。
廣西有11個少
數民族,幾乎每個民族都有自己獨特的民族節
日,且場面盛大,別具民族風情。
如壯族的螞拐
節、牛魂節,苗族的苗年、蘆笙節、
補充:
節,瑤族的盤王節、達努節,侗族的侗年、花炮
節、冬節,仡佬族的吃蟲節、拜樹節、春耕節,京
族的哈節,仫佬族的依飯節、牛馬節,彜族的跳
公節,毛南族的分龍節等少數民族傳統文化節
日,內容豐富,形式多樣,蘊涵著濃厚的文化內
涵。
現已開發的南寧國際民歌節、桂林山水歷
史文化節、柳州三月三歌節、陽朔的漁火節和
啤酒節、北海的珍珠節、憑祥的邊關節等現代
節日活動,映托出濃厚的現代文化氛圍,同時
也給人們增添了不少的生活樂趣。
(四)服飾、飲食、建築文化。
民族服飾是民
俗中最直觀的東西,能夠突出壹個民族特有的
習俗,給身臨其境的遊客深刻強烈的印象。
廣
西各民族人民著衣多姿多彩,給人耳目壹新的
補充:
感覺。
例如,侗族婦女喜歡穿金戴銀,其服飾多
為短衣長裙,衣服的各個部位都配上花邊和飄
帶,白褶裙層層疊,穿戴起來,顯得綺麗多姿。
“吃”是旅遊活動的六要素之壹,也常常被人們
賦予審美、藝術、禮儀、禁忌等文化內涵。
廣西
物產豐饒,壹年四季瓜果飄香,茶酒飯菜風味
獨特。
壯、侗、苗、瑤居民多為幹欄式建築,壹般
以木為原料,穿榫鑿卯,很少用釘,卻很牢固耐
用,苗族、彜族“的吊腳樓”就頗具特色,侗族的
三江程陽風雨橋和馬胖鼓樓就是這種木結構
建築體系的傑出代表,也是侗族傳統文化的重
要標誌。
(五)民間歌舞、遊藝與民族手工藝品。
廣
西素“有歌海”之美譽,劉三姐就是壯族民歌的
傑出代表。
每年三月三舉行的歌圩,場面盛大,
壹片歌的海洋。
壯族的山歌、扁擔舞,瑤族的長
補充:
鼓舞、瓦鼓舞,侗族大歌、情歌,彜族的阿細跳
月,京族的哈歌、花棍舞、毛南的羅海歌,苗族
的板凳舞,仡佬族的牛筋舞等,都千姿百態,風
情各異。
每年的南寧國際民歌節令廣西的山歌
走向了國際舞臺,被越來越多的人們所接受和
傳唱,從某種程度上推廣了廣西的民俗文化。
豐富多彩的民間遊藝和戲劇給各族人民增添
了不少生活樂趣,侗家鬥牛、苗族鬥馬,緊張激
烈,扣人心弦。
廣西各民族人民心靈手巧,擅長
織染、刺繡、編織、雕刻。
苗族的刺繡、瑤族的挑
繡,手工精巧,圖案優美生動。
毛南族的編織和
雕刻,獨具民族風格,此外,石雕、玉雕、木雕、
貝雕、竹編、藤編、珍珠、繡球等民間工藝品久
負盛名,深受遊人喜愛。
三、調整思路,實施民俗文化旅遊的整體
開發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