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定義不同
豆腐腦:豆腐腦壹道著名的漢族傳統小吃,常與豆腐花、豆花混用,依據各地口味不同,北方多愛鹹食,而南方則偏愛甜味,亦有地區如四川等喜愛酸辣口味。
老豆腐:老豆腐,又稱北豆腐,起源於山東省的傳統小吃,產品類似於豆腐腦,但在制作上更復雜,工藝性更強,口感較豆腐腦更加老些。老豆腐潔白明亮、嫩而不松,鹵清而不淡,風味獨特。
2、特點不同
豆腐腦:豆腐腦的最大特點是豆腐的細嫩以及柔軟,故稱豆腐中的腦,因此要掌握點鹵的技巧。它要求熬漿用微火,不能溢鍋(可以放入豆制品專用消泡劑消除泡沫,食用油也可以),使豆腐腦不糊、不苦、不澀,勾鹵時用急火,壹開鍋就行。
鹵的烹制要用鮮羊肉片和好口磨湯,火候要掌握好,不能用燉肉的技法熬鹵,才能保持鹵的新鮮。由於原料原因,豆腐腦本味是無味。
老豆腐:老豆腐潔白明亮、嫩而不松,鹵清而不淡,油香而不膩;食之香氣撲鼻,有肉味而不腥,有辣味而不嗆。
3、營養價值不同
豆腐腦:豆腐腦營養豐富,含有鐵、鈣、磷、鎂等人體必需的多種微量元素,還含有糖類、植物油和豐富的優質蛋白,素有“植物肉”之美稱。豆腐的消化吸收率達95%以上。兩小塊豆腐,即可滿足壹個人壹天鈣的需要量。
老豆腐:壹般以鹽鹵(氯化鎂)點制,其特點是硬度較大、韌性較強、含水量較低,口感很“粗”,味微甜略苦,但蛋白質含量最高。盡管北豆腐有點苦味,但其鎂、鈣的含量更高壹些,能幫助降低血壓和血管緊張度,預防心血管疾病的發生,還有強健骨骼和牙齒的作用。
百度百科-豆腐腦
百度百科-老豆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