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貴州花燈戲是清末民初在當地民間歌舞基礎上發展起來的。起初,花燈叫采花燈,只有歌舞,後在歌舞中加入小戲,再以後受外來戲曲影響,發展為演出本戲。貴州花燈戲主要流行於獨山、遵義、畢節、安順、銅仁等地,各地有不同的稱謂。黔北、黔西壹帶叫“燈夾戲”,獨山壹帶叫“臺燈”,思南、印江等地叫“高臺戲”或“花燈戲”。最初的花燈戲演出形式簡單,以演民間小戲為主,題材多取農村生活和民間故事,有《拜年》、《姐妹觀花》、《三訪親》、《劉三妹挑水》、《放牛攔妻》等劇目。其表演以“扭”為特點,演員常用折扇與手帕為道具表示情感。舞蹈的步法有二步半、四方步,快、慢三步,野雞步、梭步、碎米步、矮樁步、婦田步、快上步等;扇子耍法有小花扇、大花扇、交扇、蓋扇、差扇、撲蝶扇等;身段有犀牛望月、膝上栽花、黃龍纏腰、海底撈月、雪花蓋頂、巖鷹展翅等。貴州花燈戲的曲調有的戲劇性較強,也有的源於抒情性的民歌小調,其中“繡荷包”最為聞名。貴州花燈戲在流行過程中逐漸打破了“燈、扇、帕”的歌舞程式,腳色行當也不再局限於“二小”、“三小”,而有了凈、末、老旦、彩旦等的劃分。
2、思南土家花燈到清朝末年,因受外來戲劇文化的影響,已發展成為花燈戲--高臺戲,這是花燈史上的壹個大的飛躍。清道光年間,思南土家花燈由原來在室內演出變為院壩搭矮臺演出,土家人稱之為矮臺戲。清光緒18年,思南人羅芳林從雲南還鄉,在家鄉羅家壩搭了壹正規的舞臺,把土家矮臺戲搬上了高臺演出。高臺戲由此而得名。形成具有濃郁民族特色的高臺戲,立即聲震全縣,甚至越過縣界,民間不管紅白喜事,過年過節,都爭相邀請戲班出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