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各地都有自己獨特的風俗,我的家鄉,就有它自己獨特的風俗。下面是我整理的家鄉的風俗 優秀 作文 800字10篇,歡迎大家閱讀分享借鑒,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家鄉的風俗800字作文1
我國是壹個歷史悠久的國家,不僅有很多的 傳統 文化 ,還有很多的傳統節日,在這些傳統節日裏又有很多趣味十足的傳統習俗。壹起來看看我的家鄉——太和縣的 春節 習俗吧。
從臘月初旬開始,家鄉的人們就開始為過春節忙碌起來了。臘八這天,家家戶戶不僅要熬臘八粥,還會興致勃勃地去買牛肉,買回牛肉後切成小塊撒鹽腌制,每天還要翻壹翻。這些牛肉大概腌制十天左右就可以拿出來泡壹泡,然後煮熟食用了。可以說,家制牛肉這道菜是我們春節桌上的壹道必備菜,色鮮味美,老少皆宜。誰家要是少了這家制牛肉,就會覺得少了很多年味。
臘八粥沒喝幾天,轉眼間就到了臘月二十三,也就是民間俗稱的“小年”,這壹天的重頭戲就是“祭竈”。在這壹天,人們從天壹亮就開始對家裏進行大掃除。他們不僅要把房間打掃幹凈,更重要的是把廚房裏的鍋碗瓢盆全部拿出來清洗幹凈,然後把廚房裏的東西擺放整齊。在這個過程中,大家都是小心翼翼的,不允許有物品損壞的現象發生,因為這裏面包含著祈求新年安康的願望。“小年”這天,家人們也會盡可能的團聚在壹起吃團圓飯,大家都很重視過“小年”,因為從這壹天開始,期盼已久的太和的春節就真的快到了。
剛過完“小年”,大人小孩都走上街頭,出入超市,為過大年做準備了。大人們會買很多雞鴨魚肉,買充滿喜慶氣氛的必備品:春聯、紅燈籠、窗花、花草等。小孩子會買很多美味的零食和各種玩意兒——風箏、電子花炮、魔卡等。
盼望著,盼望著,熱鬧的 除夕 到了。家家戶戶門上都貼上紅紅的春聯,窗上貼著喜慶的窗花。人人穿上新衣,喜笑顏開。晚上,每戶人家都圍在壹起吃團圓飯。這天最有趣的要屬吃餃子了。大人們會把壹枚硬幣提前包在餃子裏,大家都想吃到那個包有硬幣的餃子。小孩兒吃到了,預示著學習進步、茁壯成長;大人們吃到了,預示著工作順利,事業有成;老年人吃到了,預示著福如東海,壽比南山。所以每個人都帶著壹種期待的心情去吃餃子,都希望自己是那個幸運兒。晚飯後,壹家人會其樂融融的坐在壹起觀看《春節聯歡晚會》,享受著精彩的節目帶給大家的熱鬧與歡樂。
過了除夕,就是大年初壹了。大年初壹,家家都會拜年,人人相互祝福。這壹天是小孩子們最開心的日子,每個孩子的臉上都樂開了花,因為他們會收到很多大大的紅包。
太和的春節在人們的相互祝福聲中來到了正月十五, 元宵節 這天,家家都會吃湯圓,觀花燈。濕地公園的花燈花樣繁多,樣式新穎,惹得遊人徹夜觀望。
太和的春節在正月十六這天結束了。大人正常上班,小孩走進學校,大家都在快樂與祥和中向前奔跑著,美好的生活也在希望與拼搏中創造著。
家鄉的風俗800字作文2
寧海壹市鎮西劉村,我的家鄉。
這是壹個沒有工業,沒有汙染的小山嶴。天臺山脈延綿而來,從三面溫柔地將村子擁抱入懷。不遠處,三門灣的海風挾著淡淡的海腥氣徐徐吹來。遠天白雲,幽靜小巷,時光仿佛定格。臘月,當青白色的枇杷花開得紛紛揚揚的時候,外出工作、求學的年輕人和孩子壹下子湧了回來,沈睡的古村才蘇醒過來。大人們做麥餅、裹麥餃、包粽子、搗麻糍用各種美食迎賀新年,而最受人歡迎的美食要數十四夜的餾了。
在寧海,我們是正月十四過元宵節的,我們叫“十四夜”。這天的主角就是餾了。夜幕降臨,家家戶戶張燈結彩、大門敞開;屋內爺爺奶奶、爸爸媽媽們切菜燒火,忙碌而有序地準備著;屋外孩子們呼朋引伴,喊壹聲“吃餾嘍”,拿起早已準備好的青瓷碗,叮叮當當壹路敲著,在“偵探”的帶領下向已經做好餾的人家進發。我的奶奶是村裏壹等壹的做餾高手。她先將浸泡了壹夜的晚粳米磨成米漿,然後把腌好的瘦肉、鹵豆腐、冬筍、墨魚鯗、空心腐,切成大小壹樣的小方丁,接著把挑好的鮮牡蠣裝盆洗凈,再炒好炒花生米並切碎,最後把芥菜細細地剁成菜泥,壹切準備就緒。開始燒鍋了,用豬油翻炒料理後放入鹽,加水,等水沸騰後,再放入菜泥,然後徐徐倒入米漿,並不斷攪拌直到不稀不稠為止。這樣,美味的餾就燒好了。家鄉有壹句古話是“三十夜的鼓,十四夜的肚”,意思是十四夜的肚子比平時要大好幾倍,可見餾實在是好吃。
這十四夜吃餾的習俗背後還有個感人的 故事 呢!相傳戚繼光在臺州府抗倭時,村民有感於戚家軍衣食無著落,紛紛拿出不多的雜糧混在壹起,做成羹狀,供軍隊充饑,這就是最開始的餾,此後年年相傳沿續至今。每年的這壹天,主人十分歡迎別人到自家吃餾,不管熟悉還是陌生,吃的人越多主人就越高興。我的奶奶甚至在門口支起了大鍋,笑瞇瞇地盼著客人來吃。從下午四點左右開始,村裏已經人山人海了,車子沿著彎彎的山路排的老遠,依然擋不住人們的熱情。遠道而來的客人,熙熙攘攘,沿著老街,每家每戶的“討”著餾吃,留下壹路歡歌,因為他們手中捧的是最熱情的家鄉味啊!
家鄉的風俗800字作文3
伴隨著除夕遠去的步伐,便又迎來了壹個重要的節日—元宵節。在我的家鄉,吃湯圓、逛花燈是元宵節當天必不可少的節目,所以我印象中的元宵節是甜甜蜜蜜、五彩繽紛的。
這不,元宵節的前幾天,媽媽便帶著我到超市裏挑選元宵。看著貨架上擺放著的各種口味的元宵,竟不知如何選擇了,躊躇片刻,那袋五顏六色的小湯圓便被我收入囊中。
在我的翹首期盼中,元宵節終於到來了。中午,奶奶準備了壹桌子好菜,可是我卻無暇顧及,就等著那壹盤五彩斑斕的小湯圓上桌呢!夾起壹顆放在嘴裏,真是香、甜、鮮、滑、糯,五種口感俱全。壹會兒功夫,那盤湯圓就“全軍覆沒”了。
吃過午飯,媽媽和爸爸商量要帶我去唐山南湖觀花燈,所以那個下午我是在期盼中度過的。夜幕降臨,真正的高潮才剛剛開始。馬路兩邊的樹枝上懸掛的小燈籠全都亮了起來,街道上車水馬龍,到處都是賞燈的人。我牽著爸爸媽媽的手也擠進了人群。人群熙熙攘攘,像流水線壹樣,緩緩向前挪動。要不是我們手牽手,恐怕早就被擠得各奔東西了。人群這麽密集,只能踮著腳才能看到燈。走著走著,我們被嘈雜的人群擠到了另壹邊。不得不說,這邊的視野真不錯,壹大片鈴蘭花燈盡收眼底,顏色各異,有紅的、粉的、白的、藍的、紫色的,交織在壹起格外絢爛。在它們的中間還穿插著寫有“春”字和“福”字的大彩燈,使得整個地方更加光亮。大約五分鐘後,人群漸漸散開了。向前壹望,前面是小吃街。迎面撲來的燒烤香味,讓我忍不住停下了腳步。爸爸、媽媽帶著我大快朵頤了壹番,便又開始逛起了花燈。
過了這條街,人群不再擁擠,這個區域的花燈形態各異,有以十二生肖為形的燈,還有寶塔、拱門、輪船等造型的燈,贊嘆之聲不絕於耳。行了壹公裏左右,就來到了燈謎陣,相比之下,這裏的人就更少了。只見有的人在盯著燈發呆,有的抓耳撓腮,還有的刷著手機,很有壹番不猜出來不罷休的架勢。
從這裏沿坡路下去,逐漸地熱鬧起來。壹群人在臺上舞著獅子,許多人圍著舞臺大聲喝彩,氣勢不亞於壹場大型音樂會。賞燈結束,元宵節也就隨之落下帷幕。
這就是我家鄉的風俗習慣,也是中國五千年文化的沈澱和積累,所以我們壹定要把它繼續傳承下去!
家鄉的風俗800字作文4
“爆竹聲中壹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戶瞳瞳日,總把新桃換舊符”。壹年壹度的除夕佳節,在大家的期盼中如約而至。我的家鄉,福鼎龍安鎮家家戶戶張燈結彩,整個小鎮洋溢著歡樂和喜慶。
在除夕這壹天,我起得特別早,沒想到爺爺奶奶起得更早,裏裏外外,忙忙碌碌。家家戶戶都在準備著年夜飯的食材,每個人的家中都飄出了濃濃的飯菜香味。過新年就屬我們小孩最開心,因為我們可以放鞭炮了,劈裏啪啦,我整整半天都沒有停過。爺爺讓我幫他放壹種紅色的,點燃了會沿著火線爆炸的鞭炮。我點完拔腿就跑,只聽到身後劈裏啪啦的爆炸聲。
媽媽帶著妹妹在大門上貼春聯,妹妹正準備貼上“福”字的時候,媽媽攔住了她。“這個‘福’字要倒著貼。”媽媽說,“因為這樣就成了福到的諧音,福就光臨我們家了。春節貼春聯有喜慶,發財,吉祥之意。”妹妹壹聽,趕緊把福字倒貼了。爸爸正幫著爺爺奶奶做麻糍,麻糍是我家鄉的特產,也是我最喜歡吃的食物之壹。麻糍聽起來就給人壹種幸福感,咬起來酥軟可口。而麻糍的制作過程也有它的獨特之處。首先,他要用飯甑把糯米蒸熟。這很考驗人的手藝,因為大米要蒸的軟硬適當,然後再把蒸好的米碾碎,做成壹個個糍備用。接下來要做出麻糍的配料,壹般是用黃豆粉、紅衣花生、芝麻和白砂糖和在壹起。要吃的時候,把糍蒸熱,用筷子團成團,放進裝著配料的大盤子裏滾兩圈就行了。
很快就到了吃年夜飯的時候了,大家圍坐在餐桌旁,壹邊吃年夜飯壹邊談笑風生。在年夜飯中,魚和雞是必不可少的。魚象征著年年有余,而雞則象征著吉祥如意。接著,大人們紛紛拿出紅包給我們小孩壓歲。
晚上8:00整,我們全家準時打開電視機,收看“春節聯歡晚會”。那悠揚的歌聲使人陶醉其中;那優美的舞姿,使人贊不絕口;那滑稽有趣的相聲小品使人捧腹大笑。淩晨12點還未到,各家各戶爭先恐後的地放鞭炮慶新年。直到守歲結束,我才會意猶未盡地上床睡覺。
家鄉的風俗展現出民族文化多姿多彩的壹面,讓我們壹起把家鄉的民族風俗傳承下去。
家鄉的風俗800字作文5
每當別人問起我來自哪時,我都會驕傲地告訴他們,我來自諸暨!沒錯,就是那個走出了四大美女之壹西施,以畫梅而聞名於世的王冕的故鄉——諸暨。今天,我就給大家介紹壹下諸暨的壹些風俗民情吧。
清明 時節雨紛紛
清明,天空中飄著雨絲,壹個略帶哀愁的日子。每家每戶,從清明前幾天就開始籌備了,籌備些什麽?無非就是清明粿了,這個外表有青色,有白色的“果子”,外形各式各樣,裏面的餡兒,青的是豆沙,白的是鹹菜豆腐的,制作起來尤為復雜,是諸暨人過 清明節 的必需品。壹個普普通通的清明粿,裏面包含了太多對過世親人的思念,味道也就大不壹樣了。準備好清明粿,就要去掃墓了。
點上香火、白燭,燒上紙錢、元寶,再把精心準備的清明粿擺上,說上幾句家常,再深深地鞠幾躬。細細的雨絲打在身上,不知是誰的淚滴落在人間。
爆竹聲中壹歲除
春節,整個中國都十分重視的節日。除夕這天,壹家人團聚在壹起吃頓團圓飯,這便是壹年到頭最大的慰藉吧。這頓飯在壹陣爆竹聲中開始,又在這爆竹聲中結束。諸暨人年夜飯的餐桌上有什麽呢:西施豆腐是頭菜,隨後有糖醋排骨,有象征著“年年有余”的清蒸魚,有傳統的梅菜扣肉等等。我喜歡梅菜扣肉,那誘人的排列整齊的扣肉,看得我口水直流,香味在我的鼻子中徘徊,遲遲不肯散去。其實我最愛的還是那酸酸甜甜的糖醋排骨,那美味簡直讓人無法自拔。到了臨近十二點的時候,爆竹聲又開始了,這壹晚大家都選擇不睡覺,為了給自己“守歲”,還真是“壹歲除”啊!
東風夜放花千樹
元宵,大街上掛滿了喜慶、鮮亮的燈籠。諸暨的壹些鄉鎮上會舉行舞龍舞獅、花燈展等節目。走上街頭,大人們會在花燈前佇足觀賞,小孩則是選擇猜燈謎,不僅是為了那些精美的獎品,更是對自己猜謎本領的壹個認證。還有不例外的就是吃湯圓了,家家戶戶準備的湯圓也各不相同,甜的吃膩了還可以吃鹹的,自己燒的青菜湯圓,“迷道”不要太好哦!
不過, 聖誕節 、 萬聖節 這些“洋節日”越來越流行的今天,在“ 端午節 ”被鄰國霸占的今天,各地的民俗被慢慢的淡忘,這些民俗習慣,我們應該重視,不讓它們變成下壹個“端午節”!
家鄉的風俗800字作文6
“十五的湯圓圓又甜嘿——十五的人兒樂開花喲——十五的獅舞唱又跳嘿——十五的燈會人山海喲——”
傍晚,在大地被照得金光燦爛時,老街上的小店紛紛張燈結彩,緊鑼密鼓地為元宵節的到來作最後的準備,該擺的擺好,該掛的掛好,迎著喧雜聲、歡笑聲,走進老街,撲面而來的是久違的馬橋味道。
妳瞧,老街各店鋪內井然有序地掛著盞盞燈籠,形色各異,紙糊的、 布藝 的、玻璃的,赤紅的、金橙的、墨綠的,兔子燈、荷花燈、宮廷燈,應有盡有;往前走幾步,湯圓店的濃煙便會熱情迎接妳,混著湯圓的香甜、店內的喧嚷聲壹起飄在街上,升騰上天;壹時間,人潮漸漸湧動起來了……
這時,不遠處傳來“嘿—吼—嘿—吼”的歡呼聲,在人群的掩映下,隱約看見像是壹班人馬正在舞獅哩!各種鮮艷的顏色快速交織著,我也看不分明,但它就像壹塊磁鐵吸引我過去。走近了,只見圍著欣賞的人群裏壹層外壹層,便只能踮起腳、伸長了脖子,擡著頭不斷地張望著,看清了——是家鄉的特色“手獅舞”。
仔細觀察那隊人馬,表演隊員們腳下踩著壹致的步伐,兩腿有力地踢擡,身體隨動作前後扭轉,極為輕盈;雙手緊握舞棍,用力甩動著獅身,將獅身上的布墜甩得搖搖作擺,珠寶裝飾物叮咚作響。據我所知,這些獅舞的表演風格可分為文獅、武獅和看獅三種,今天出演的是文獅,這類表演動作緩慢穩健,幅度較小,自然靈活,毛發顫抖飄拂,活脫的姿態像是在為觀眾祝福、與人們嬉戲。“文獅”頂適合行街表演,而“武獅”就有所不同了,它動作幅度大,速度快,有氣勢,以翻、騰、跌、滾撲動作為主,適宜廣場表演。“看獅”又稱太獅,表演時獅身內燃燭光,夜裏表演時小獅圍著大獅魚貫穿梭,雲飄獅躍,人隨燈轉,遨遊嬉戲。
近處,手獅舞悄無聲息地到了尾聲,卻帶動起了整個老街,整個馬橋的元宵節奏;遠處,各個小鋪都擠滿了人,湯圓店更是排起了壹條長龍。猜燈謎、掛燈籠、吃湯圓、看獅舞,說是忙碌,可也不乏內心的喜悅。正是有了這些壹代代人傳承下來的風俗文化,才讓人們把節日過得開心、充實,讓節日變得更有意義了。所以,我們現代人更應該接好這個文化傳承的擔子,在保護文化的同時爭取發揚與支持文化的發展,留住傳統文化的美好光景。
“十五的湯圓圓又甜嘿——十五的人兒樂開花喲——十五的獅舞唱又跳嘿——十五的燈會人山海喲——”
元宵夜的燈籠亮起來了,元宵節的氣溫升騰起來了,連塵土都是別樣的味道,壹切都是家鄉的味道……
家鄉的風俗800字作文7
金黃的外皮,包裹著噴香的餡,這就是家鄉的餡餅。壹口咬下去,酥脆、鹹香味兒霎時蔓延至我的每壹個味蕾,好吃極了。
我的老家在上海南匯,塌餅是家鄉人的必備品,無論男女老少,都愛它。做塌餅的阿婆常常站在店門口,咧著嘴,憨憨地笑著,吆喝著:“塌餅,剛出鍋的塌餅……”下班的年輕人總會停在街頭的塌餅店前,買個塌餅壓餓。但他們往往只買壹個,因為壹個塌餅就已足夠。老人們也常常會在買來後分壹半給老伴吃,另壹半則自己慢慢品味,那神情仿佛在享受世間最珍貴的美味。孩子們則是壹放學就吵著鬧著要大人給自己買來吃,手捧著壹個熱乎乎的塌餅,咬壹口,那帶著素菜味兒的清香,便彌散在了孩子的歡笑聲與媽媽慈愛的笑容裏……
我壹回到鄉下,便會纏著外婆,讓她親手給我做塌餅吃。每次開始做,她總要先去洗手,再將需要用的工具仔仔細細地清洗幹凈。她從來不會因為任何事而省略每壹個細節。至今依然清晰地記得外婆將反復揉捏成的又光滑又柔軟的面團搟成薄薄的面皮兒,放置在木板中央,然後再利落地將拌好的餡放在上面,用勺子壓實,每壹步都是那麽細致。每每此時,我都歡呼雀躍著圍在竈臺前,圍在外婆的身邊,圍在氤氳的蒸氣裏,圍在彌漫的香味中。至今那垂涎欲滴的感覺仍回味在我的記憶中……
當然,看著外婆嫻熟的動作,我自然也是安靜不下來的。我總是會拽著她的衣角,望著她,央求道:“外婆,外婆,妳讓我試試好不好?我保證不搗亂。”外婆對於做塌餅可是分外認真,從不讓他人幫忙,因為不放心——但她仍然會答應我的要求,在壹旁慈愛地笑著指導我。
外婆做塌餅的手藝可是壹絕,鄉裏人都誇贊她做得好吃。每次外婆做塌餅,都會做很多,壹部分留給我,還有壹部分給鄰裏。我總能把塌餅都吃完,從來不會浪費。聽外婆說,小時候每當我哭,外婆便給我塌餅啃,我便不再哭鬧,家裏人都說我是塌餅的忠實粉絲。
當然,我們也經常送給鄰裏自家做的美食。可是,我卻從來沒有見過他們道謝,仿佛這是理所當然的。我問外婆為什麽大家如此奇怪,她卻只是壹笑,回了句“正常,正常。”細細想來,道理實在很淺顯:這就是家鄉人啊,熱情,爽朗,卻也憨厚,樸實;這種禮尚往來,不是客套,而是壹種習慣。
我愛家鄉的塌餅,我愛家鄉的生活,我愛家鄉的風土人情。
家鄉的風俗800字作文8
有壹幅畫需要八十壹天才能畫完,不多不少,正好八十壹天。這是什麽畫呢?
沒錯,這就是我家鄉的風俗—— 冬至 “數九”圖。“數九”,相傳古代,尤其是北方地區的中國勞動人民,禦寒保暖條件較後代簡陋缺乏,寒冬也被視為威脅與懲罰而對天寒地凍生恐懼感,直接影響人民情緒,甚至會覺得冬季莫名漫長。當時中國人民為挨過漫長冬季,遂發明以“數九” 方法 消遣,以打發時間緩解寒冬威脅下出現的心理危機。
又是壹年冬至,我和父母走在街上,打量著壹旁的各色小攤,我們在壹家售賣著九九消寒圖的店鋪前停下了腳步。這九九消寒圖有兩種:壹種是雙鉤描紅書法,有“春前庭柏風送香盈室”和“亭前垂柳珍重待春風”的字樣;還有壹種是壹枝有九朵梅花,每朵有九個花瓣的梅花。最終,我們選了那幅九朵梅花的。
回到家,我們把那幅九九消寒圖掛在了墻上,並且拿出壹桿毛筆,蘸著曙紅的顏料輕輕畫在了壹個花瓣上。畫完後,我問爸爸:“數九這個習俗有什麽寓意嗎,為什麽要這樣呢?”
爸爸笑著回答說:“中國傳統文化中,九為極數,乃最大、最多、最長久的概念。九個九即八十壹更是‘最大不過’之數。古代中國人民認為過了冬至日的九九八十壹日,春天肯定已經到來。我個人認為這是個很有趣的節日,而且特別有紀念意義在。只是小時候我們都是自己畫的九九消寒圖,有意思多了,不像現在,都是買的。”爸爸面露惋惜之色。我也跟著嘆氣。
突然,我想到家裏有毛筆,有墨汁,有顏料,不正好可以自己制作嗎?我們立刻開始行動起來。
因為之前學過 國畫 ,所以畫起梅花來十分順手,先蘸上濃墨,調和適量的淡水,在試筆紙上劃了兩下,見到色彩適宜,才放心地畫起來。線條有疏有密,有的留白,有的濃墨重彩,當最後壹瓣花瓣的那壹勾完成後,我望向爸爸,他正在壹筆壹劃地寫著“亭前垂柳珍重待春風”的字樣,他把宣紙覆在打印好的樣子上,用墨筆勾出他們的輪廓,讓我感覺就像印刷的壹樣。
我們總***畫了三幅九九消寒圖,家裏三個人壹人壹幅,在這樣寒冷的日子,每人每天壹筆,或欣賞,或調侃,既其樂融融,又書寫了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希望。
家鄉的風俗800字作文9
公路上,壹輛輛汽車飛馳而過,帶著人們迫切的心情,向各自的家鄉飛去······
春節,是我們農材最盛大的節日,按照習俗,每個人都要在節日的前壹天回家,為春節的歡慶做準備,不過我們春裏的春民大多數都在外地謀業,所以回來時需要時間,因此,剛好在那壹晚回到家是不太現實的,故節日那天的清晨,便是村裏人回歸的高峰期。沒等起得早的太陽從地平線上爬起,村裏的每家每戶便亮起了燈。不論大人,老人還是小孩,都沒有絲毫的倦意,神采奕奕。村裏的人家便大大小小地行動了起來,掛鞭炮,粘紅聯,煮早餐···忙得不亦說乎。有的人家還提著幾捆鞭炮,待到遠處親人歸來,便高高的掛起燃放,親人們在壹片歡騰中相見。
按照我們村裏的習俗,春節早上要吃壹碗甜面的。村民們便將壹碗滿滿的面倒入嘴中,甜而不膩,回味無窮。饒有味道地咂了咂嘴後,便在那依稀的黎明下,掛上紅聯。村裏有這樣的說法,誰家的紅聯要是掛得最早,那就是好運來的最快的。因此村民都爭先恐後地將壹張張鮮紅的 對聯 完好地粘在對應的門框上,大門上。
掛好對聯後,人們便會放響第壹個“慶年炮”,便是將壹捆長長的炮掛在屋頂上燃放,有興致的人家還會將鞭炮擺弄成“運”字形或“龍”字形等形狀,以企盼新年能交好運,得大喜。就這樣,當鞭炮掛好燃放時,天也差不多亮了,在壹陣陣耀眼的火光和喜慶的炮聲中,淡淡的陽光從雲縫間撒下,如同世上最大的鞭炮綻放出最美麗的光芒。
而我們村最大的鞭炮在村裏的廣場上,四跟高達十米的柱子上,纏繞交織著壹條長長的巨龍,巨龍張開那龐大的嘴在天空嚨叫,在柱子上遊走。隨著太陽的升起,村民們便陸陸續續地聚集到廣場上,仰望著半空中的巨龍,向著它祈禱心中最美好的願望。不知誰點燃了巨龍的尾巴,巨龍在半空中劃出美麗的弧線,它吐出耀眼的火焰,火焰壹圈壹圈地將它的身體包圍起來,正當它全身被火焰覆蓋的瞬間,它變成了漫天飛舞的鮮花花瓣,在天空中緩緩落下。這是全村最美的好的時刻——點燃村裏最大的鞭炮。觀完這壹出盛事後,村裏人便帶著自己的親人,子女去到處遊玩,渡過這壹年中最美好的壹天······
這就是我鄉村的春節,它充滿了喜慶歡樂與笑聲。
家鄉的風俗800字作文10
在我的家鄉麗水,每到臘月二十六時家家戶戶都要做豆腐,這其實是準備年貨的開始,因為豆腐的“腐”與“福、富”諧音,寓意著新的壹年幸福與富裕。
如今大多數人並不會做豆腐,而是把“福”字倒貼在門上,雖然表達了同樣的意思。但是在我的家鄉,老壹輩人依舊保持著這個風俗——手工做豆腐。臘月二十六,外公家準備做豆腐。首先要把黃豆泡在水裏壹天壹夜,泡到它們有2—3倍大才行。再將它們用水沖洗幹凈,放進磨子中磨成豆乳,看著白白的豆乳從小孔中流出,我就想到那美味的豆漿了。
我問外公:“什麽時候可以吃豆腐啊。”外公說:“不要急,後面還有很多步,要先將豆乳過濾,變成豆漿,然後把豆漿燒滾,去掉泡沫,加入鹽鹵,將豆漿稀釋,浮出豆花,還有把豆花裝進模具中擠壓,才會成為豆腐。其中點豆腐可最考驗手藝了,鹽鹵多了,豆腐就老,鹽鹵少了,豆腐就會不凝固,妳還是好好等著吧。”外公的話將我打的暈頭轉向,唉,原來現在還是個開頭啊。這時外婆又說:“做豆腐可不能多說話,因為豆腐很‘小氣’它聽不得‘壞話’,要不然它就不成型。”難道這也是祖輩傳下來的風俗嗎?
過了壹會,外公喊道:“睿睿,來看外公點豆腐。”我飛快地跑過去,只見外公小心翼翼地拿著壹碗鹽鹵,用勺子壹勺壹勺的點進裝著豆漿的桶裏。他壹只手點鹽鹵,壹只手拿勺子在桶裏攪拌,就像壹只機警的貓,每壹個動作都極其小心謹慎。漸漸地,豆花漂了上來,那就是豆腐的雛形,白白的表面壹觸即破,如果加上醬油和蔥,那就是美味的豆腐腦。外公看著今天的豆腐花說點的很成功“年年富裕”。哦,這又是壹個重要的風俗習慣。
外公外婆進進出出忙活了壹上午,終於把豆腐做成了,那奶白色的豆腐,加上醬油,簡直是絕配,吃著豆腐,別提多開心了!
溫潤如玉的豆腐,可口美味,做起來的工藝可壹點不少,壹個環節也不能出錯。看來家鄉的風俗更是長久的 經驗 和精湛的手藝留傳下來的。
過年的風俗還有很多,像掛燈籠,貼對聯,吃團圓飯……但在我的家鄉,春節做豆腐也是壹項傳統風俗,祝願新的壹年更加幸福,更加富裕!
家鄉的風俗優秀作文800字10篇相關 文章 :
★ 描寫我的家鄉的風俗作文800字10篇
★ 家鄉的春節習俗優秀作文800字10篇
★ 家鄉的風俗優秀作文800字
★ 描寫家鄉的風俗作文800字5篇
★ 家鄉的風俗優秀作文600字10篇
★ 家鄉的風俗優秀作文10篇
★ 關於家鄉的風俗作文800字5篇
★ 家鄉的風俗隨筆作文10篇優秀
★ 家鄉的春節風俗800字優秀作文5篇
★ 寫家鄉春節習俗作文800字10篇
var _hmt = _hmt || []; (function() { var hm = document.createElement("script"); hm.src = "/hm.js?6732713c8049618d4dd9c9b08bf57682"; var s = document.getElementsByTagName("script")[0]; s.parentNode.insertBefore(hm, 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