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秧歌是在每年的正月十五。
正月十五:
1、元宵節,又稱上元節、天官節、春燈節、小正月、元夕,是中國的傳統節日之壹,時間為每年農歷正月十五。
2、正月是農歷的元月,古人稱“夜”為“宵”,正月十五日是壹年中第壹個月圓之夜,所以稱正月十五為“元宵節”。
3、元宵節習俗自古以來就以熱烈喜慶的觀燈習俗為主,還有賞花燈、跳秧歌、吃湯圓、猜燈謎、放煙花、舞龍舞獅、踩高蹺、祭門、祭戶等壹系列傳統民俗活動。
4、中國廣泛流傳且具有鮮明民族特色的舞蹈形式。主要在傳統的農歷正月十五元宵節於廣場表演。這個舞蹈與農業勞動密切相關。
秧歌:
1、秧歌是河北省、遼寧省、山東省、陜西省的傳統舞蹈。
2、秧歌是中國(主要在北方地區)廣泛流傳的壹種極具群眾性和代表性的民間舞蹈的類稱。秧歌在中國已有千年的歷史,明清之際達到了鼎盛期。
3、漢族民間有壹種說法是古代農民在插秧、拔秧等農事勞動過程中,為了減輕面朝黃土,背朝天的勞作之苦,所以唱歌曲,漸漸就形成了秧歌。
4、秧歌舞蹈與農業勞動密切相關。由勞動的步法,作為舞蹈步法的基礎,在藝術上加工,並且使群眾的隊舞整齊化,形成了完整的秧歌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