跽坐,讀音為jì zuò,漢語詞語,指兩膝著地,小腿貼地,臀部坐在小腿及腳跟上。
古代不同坐姿的基本要求如下:
1、跽坐:即跪坐,上身直立,臀部向後壓實在平鋪於地上的小腿和腳上。有的朋友可能會說,這哪裏是坐著,這不明明是跪著嗎?您說得不錯,這在現代人眼裏,還真的就是跪姿的壹種。
但您可別小看這種姿勢,這種坐姿可是正式場合的標準姿勢,要求坐的時候壹定要保持身體端正、挺直,才能體現出自己的修養,以及對對方的尊重。在古人眼裏,所謂的“坐有坐相”,指的就是這個“坐相”。
2、箕踞:這種坐姿要比跽坐舒服得多了,就是把兩條腿伸到身體前方,席地而坐,上身也未必非得挺直,兩腿也不要求必須並攏,整個人的身形看上去就像壹個特大號的簸箕,或許這就是古人將這種坐姿叫做“箕踞”的原因吧。
即便是現代人,也經常會以“箕踞”的姿態出現,不過跟古代壹樣,這可不是在正式場合應該有的“坐相”,所以說,不管古代還是現代,“箕踞”才是真正可以放松自我,舒展休息的坐姿。
3、趺坐:就是將雙足交叉,盤膝而坐。這種坐姿雖然也有人在日常生活中使用,但最主要的使用者,還是修行的出家人,基本上屬於壹種被“半專業化”的坐姿,故而又被稱為:“跏趺坐”。
4、帶踞:腳底板踩實地面,小腿直立,大腿彎曲,臀部向下卻不著地。有不少朋友可能已經反應過來了,說來說去,這不就是蹲著嗎?
雖說,在中國的很多地方,至今依然保留了“蹲著”吃飯的傳統,但隨著時間的推移,這種坐姿在大多數現代人眼裏,早已不能算是標準的坐姿了,即便是在古代,這種“坐相”的應用範圍也並不廣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