踩高蹺的歷史起源
民間有壹種傳說,說是以滑稽著稱的春秋戰國時期的晏嬰,壹次出使鄰國,鄰國國都要笑他身材矮小,他就裝壹雙木腿,頓時高大起來,弄得那國君臣啼笑皆非。他又借題發揮,把外國君臣挖苦壹頓,使得他們還狼狽。據此,踩高蹺活動由此流傳民間。
另有壹種傳說,是把踩高蹺與同貪官汙吏作鬥爭聯系在壹起。從前,有座縣城叫兩金城,城裏和城外的人民非常友好,每年春節都聯合辦社火,互祝生意興隆,五谷豐登。不料來個貪官,把這看作是壹個發財的機會,就說,凡是進出城辦社火,每人都要要交三錢銀。人們不交,他就關城門,掛吊橋。但仍難不住聰明的人,他們就踩著高蹺。翻越城墻、過護城河,繼續歡度春節,樂在其中。
關於高蹺的起源,學者們多認為與原始氏族的圖騰崇拜、與沿海漁民的捕魚生活有關。據歷史學家的考證,堯舜時代以鶴為圖騰的丹朱氏族,他們在祭禮中要踩著高蹺擬鶴跳舞。(見孫作雲《說丹朱》);考古學家認為,甲古文中已有近似踩蹺起舞形象的字。(方起東《甲骨文中商代舞蹈》)兩者可互相印證。
古文獻《山海經》中有關於?長股國?的記述,根據古人的註釋,可知?長股國?與踩蹺有關。從?長腳人常負長臂人入海中捕魚也?這壹註釋中,不難想象出腳上綁紮著長木蹺,手持長木制成的原始捕魚工具在淺海中捕魚的形象。而更令人感興趣的是,今日居住在廣西防城沿海的京族漁民,仍有踩著長木蹺在淺海撒網捕魚的風習。
關於高蹺的起源,歷史學家孫作雲(公元1912~1978)在他的《說丹朱?中國古代鶴氏族之研究?說高蹺戲出於圖騰跳舞》壹文中,首次提出高蹺源於鶴圖騰崇拜的論點,並以《山海經》古文獻為據:?長股之國在雄常北,被發,壹曰長腳?。晉人郭璞註釋為:?或曰有喬國,今伎家喬人蓋象此身?,清人吳任臣註釋為:?喬人,雙木續足之戲,今曰xi(同屣)蹺?。兩種註釋都認為長股國人即用木蹺紮在腳上的長腳人。《說丹朱》中認為:高蹺源於原始圖騰信仰、用於宗教祭祀儀式,又從雜技表演演變為扮演戲曲人物的舞蹈形式。堯舜時的.丹朱是以鶴為圖騰的氏族,高蹺戲直接出於古代的鶴圖騰氏族的跳舞。近有學者認為,甲骨文中有壹字可以解釋為?像壹個人雙腳蹈矩棍而舞?,如果得以成立,至遲商代後期,民間獨特的這種踩高蹺舞蹈形式就已經問世。這又是源於圖騰崇拜的補充。不僅如此,非洲紮伊爾巧克威(tchokwe)部落宗教儀式中,也有踩蹺的表演,壹名巫師的腿上綁紮著長木蹺,徐徐走動,兩手緩緩起舞。這當是?圖騰崇拜說?宗教儀式說?的又壹佐證。
起源的勞動說,可依據晉人郭璞的另壹條註釋:長臂國人在赤水之東,身體像常人,但臂長三丈。?或曰,長腳人常負長臂人入海中捕魚也。?由此聯想到,腳長是綁紮著木蹺,手長是手中拿著長木制作的捕魚工具,所描繪的酷似現今居住在廣西防城?京族三島?的京族漁民踩著木蹺在淺海中撒網捕魚的形象。另據1930年代《藝風》雜誌記載:?武昌的筷子街和箍籠街,因地位低濕常被水淹,那裏的住民每當水淹時,差不多都踩著高蹺來往。這又是高蹺源於勞動生活記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