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文化 - 辣條是如何從零食變成網紅?

辣條是如何從零食變成網紅?

對辣條而言,2014年是關鍵的壹年。如果說這以前的辣條還只停留在中小學校周邊的小攤販間,那麽這個時間節點之後的辣條漸漸走出國門,成了老外的心頭好。

這壹年,大家赫然發現,在國內當時只賣五毛、壹塊錢的辣條,在國外卻賣出了“天價”。

有人覺得自己每天吃著外國人花“天價”才能買的零食,顯得自己很富有。這樣的反差迅速被網友轉化成段子和表情包——“吃根辣條壓壓驚”、“讓我先吃根辣條冷靜壹下”等調侃壹度成為當時的“網絡流行語”。

2015年2月,壹個名為“胖老外”的自媒體號上傳了壹則品嘗中國零食的視頻。這些零食包括了果丹皮、大白兔奶糖,以及辣條。

當然,“胖老外”對辣條的反映頗具戲劇化——剛開始覺得辣條壹股“味精味”,並聽說這種零食“不健康”,但僅過了5秒這包辣條就讓這個外國人贊不絕口。

這段視頻後來在B站上發酵,彈幕更是頗為壯觀。

不過這應該只能算辣條網紅之路的開始。到了2016年,辣條在海外越來越火。

這年2月,英國廣播公司(BBC)紀錄片《中國新年》(Chinese New Year)在介紹中國人過春節的風(chī)俗(hē)習(wán)慣(lè)時,還提到了辣條。

片中對辣條的定義是“中國25歲以下年輕人最受歡迎的小吃”,並指出,據估計,辣條市場規模已達到每年500億元。

這樣的數據並非憑空談起,以廣西南寧、柳州、梧州、貴港四個城市的中小學生為例,壹則調查顯示,2016年3-9月期間,在受訪的1325名中小學生中,食用辣條的有1103名,辣條食用率為83.3%。

正當辣條走向世界的時候,壹些生產廠家迅速走起高端路線。國內生產辣條的某食品公司當時把網店打造的仿佛蘋果官網壹般。

辣條的制作原料以小麥粉或其他谷物粉類為主,輔之飲用水、食用油、食用鹽、白砂糖以及食品添加劑、香辛料和適量的輔料,經配料、擠壓、蒸煮、成型、調味、包裝等工藝制成。

在實現爆發式發展後,辣條產業迅速形成了“南湖南,北河南”的格局。有數據顯示,2000年,僅河南省的辣條企業就曾壹度達到4000家。

此後,隨著行業集中度提升、衛生問題逐漸受到重視,大量辣條企業被淘汰。但辣條江湖中,南北兩派的格局大體確定了下來。

  • 上一篇:賽牦牛是什麽族的傳統體育項目這項活動在牧區半農半牧區較為盛行
  • 下一篇:適合朗誦的散文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