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佳節:是境內最大的傳統節日。通常從農歷十二月二十四日的“祭竈”開始,節日氣氛漸濃,至“除夕”大團圓之夜進入高潮,正月初壹後為休閑娛樂時間,到正月十五日鬧“元宵”止春節結束。
祭竈節:農歷十二月二十四日晚,備餅、果餞行,祈求竈君上天多說好話,保佑合家平安。祭竈後,春節氣氛逐漸濃烈。家家戶戶開始備年貨、蒸年糕、貼春聯,送舊迎新。舊俗女婿在此期間多向嶽父母送年貨,俗稱“分年”。出外務工從商的人也陸續回家過年。
除夕:連俗除夕分“小同歲”和“大同歲”。農歷十二月二十九日(月小為二十八日)為“小同歲”,民間傳說主要敬祀臨水夫人。農歷十二月三十日(月小為二十九日)為“大同歲”,主要敬祀祖先。是壹年中菜肴最豐盛的壹天。改革開放後,多壹家圍坐壹起收看春節聯歡晚會,或守夜待旦以迎新年。
春節:俗稱“過年”。為該縣民眾最隆重的節日。正月初壹零點起,燃放鞭炮,開大門,俗謂“開城門”,表示新的壹年開始。機關單位多在初壹開茶話會、團拜會等活動,互祝互勉。初二日,登門拜親訪友,主人用年糕、糖果、瓜子、福橘、花生、香煙等招待客人,或煮料為點心。長輩並給兒童“壓歲錢”。已婚女子,多在此日伴夫及兒女回娘家探望父母。初三、初四多自行安排遊樂活動或訪友。互道“拜年”、“祝福”、“恭喜”、“發財”等。初五早謂“接神早”,各家於早上即點香放炮喜迎“財神”。並於晚上再壹次點香放炮。
元宵節:農歷正月十五為元宵節,亦稱上元節,是該縣最熱鬧的節日之壹。從正月初七、八即開始送燈,十六歲以下兒童所玩花燈由母舅贈送。娘家要給新嫁女第壹年送“觀音送子”燈,次年送“蓮盆燈”,第三年送“吉燈”。正月十三日或十四日為“上燈夜”(即上彩夜),十五日“鬧元宵”。
拗九節:正月二十九日,各家早晨以糯米、紅糖、米時、甘薯、花生仁、豆、紅棗、桂圓幹、葡萄千9種食物煮成“拗九粥”,敬祀神祗、祖先,饋送長輩親戚,故又名“孝順粥”。
上巳節:三月初三日謂“上巳”,各家門楔兩旁各插壹束:薺菜,俗謂“懿旨菜”,以祓不祥。三月三日又是畬族傳統的烏飯節,每年這壹天,畬族男女老少都早起上山采摘烏飯樹葉或果,與大米煮成烏飯,供奉祖先並作早餐,飯後舉行賽歌,甚為熱鬧。新中國成立後多改為蒸煮糯米飯,加上豬油、紅棗、白糖,拌上花生、芝麻等配料,更為香甜可口。
清明節:為傳統祭祖節,家家上墳,掃墓祭祀,刷新墓碑,擺祭品,燒冥錢,壓紙錢,下山時折兩枝松枝帶回,掛在門首,以表哀思。機關單位、學校組織幹部、職工、學生到烈士陵園祭掃,以示對革命先烈的緬懷。
立夏節:為傳統二十四節令之壹。是日各家以豆芽、韭菜、或紅糖拌米漿煎成鹹、甜“夏粿”。是日起開始撤除床上草墊、棉墊等,以防濕潮生蚤虱。
端午節:是最熱鬧節日之壹,內容豐富。壹是初五日午時各家門坎兩旁遍插菖蒲、青蒿,以避邪招福;二是沿唐代“益智粽”遺風,以箬竹葉裹糯米、花生、豆、紅棗或瘦肉等做成粽子;三是喝少量“雄黃酒”。並噴灑屋角,以雄黃粉塗抹小孩頭額、耳朵祛毒,也把雄黃放置水井、水缸中祛毒,又燃放“雄黃炮”以禳珍氣;四是貼“午時書”,解放後已極少見;五是炮制“午時茶”。
七巧節:農歷七月初七,又稱七巧節。連俗早晨以黑紅豆、紅糖煮糯米粥,供奉七夕夫人及祖先,祈求保佑兒童聰明平安。
中元節:農歷七月十五日。連俗謂“七月半”節,各家任擇壹日備酒饌祭祀祖先,以表孝心。
中秋節:農歷八月十五日,為傳統家庭團圓節。節前親友間互送月餅(多晚輩敬長輩),連俗十六歲以下兒童由娘舅送花餅,八月十五晚,家家戶戶設宴歡聚壹堂。
重陽節:農歷九月初九,是日男女老幼多作登山活動,城郊外之覆釜、玉華、寶華、玉泉、雲居、石門、獅山及官頭青芝諸山皆為主要登高地點。青年男女及兒童還攜帶風箏(俗稱“紙鷂”),在山頂放飛。
冬節:為傳統二十四節令之壹,也是祭祖節。冬至前壹天晚,家家戶戶制煮鹹、甜元宵丸(俗呼“油扁”)為主餐,並饋送親戚。冬至晚上,合家團聚,在祖先牌位前擺設福橘、芹菜、青蒜、紅筷等於圓盤或竹籮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