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冬至前的周末的午後,邀了兩個發小到書院門正兒八經地逛了壹回,彌補了多年之遺憾。時日,恰逢冬日的藍天,陽光明媚,但手不插在兜裏還是感覺有點寒冷。
從西安城中心鐘樓南行千多米,將至大南門(永寧門)內側往東拐,便是書院門仿古文化街。街口有壹座氣勢雄偉突兀而起古韻十足的五六米高大牌樓,牌樓上方是“書院門”三個金燦燦的顏體大字,兩旁是“碑林藏國寶,書院育人傑”的醒目對聯,從這副對聯就可以嗅出西安的文化重量。
壹小群人圍在牌樓前北側,壹個翻譯正給十來個老年日本遊客講解著,近前看是牌樓下有壹面書院門簡介的石碑。矚目細觀那個簡介寫的言簡意賅,千百年歷史桑田變遷融於幾百字之中。碑文曰:“書院門歷史文化街東起柏樹林,南到順城巷(永寧門至文昌門段)西至南大街,北至西木頭市。原為唐長安皇城太廟所在,唐末韓建築城後,漸為居民坊巷。明萬歷年間,因關中書院而得名‘書院門大街’。明清時期,書院門壹帶就是西安的文化中心。建國後關中書院先後成為西安市第五中學、西安文理學院校區,書院門街也隨之成為居民社區。自20世紀90年代開始,碑林區政府對書院門街和三學街進行了多次返修改造逐步形成了長570米、展示西安明清文化風貌和傳統建築的‘書院門古文化壹條街’。2009榮獲‘中國特色商業街稱號’。
街區毗鄰明城墻景區,區域內既有唐代寶慶寺華塔、明清關中書院、於右任故居、西安碑林博物館等重量級文物景點,還有眾多深藏不露、幽深靜謐的傳統民居建築,街內商鋪出售文房四寶、文玩玉器、名人字畫、工藝禮品等眾多文化旅遊商品,是西安傳統文化旅遊和文化商品消費的著名街區。”
從穿過牌樓向東進入其中,放眼望去,映入眼簾的是不闊的小街兩側鱗次櫛比壹家緊挨壹家的仿明清風格的商鋪。街道似乎很短,壹眼便可望到盡頭,也就是二三百米。街約十來米寬,行車道也就五六米寬。
走進書院門頓覺熙攘鬧市在這兒拐了個彎兒驀地靜了下來,街上聽不見大呼小叫壹片難得的幽靜,不由自主地輕慢了腳步壓低了嗓門。也或許,這個行道自古就這麽高雅吧。不闊的小街上青石板鋪就的路面和整齊潔凈的店鋪,沒有商家廣告喧囂,盡管是冬季,也或許是周末的原因,擡眼望去街上遊人有幾十人,不時有人進進出出店鋪。來這兒,人似乎不得不變得文氣壹些。到這兒轉悠的紅男綠女時尚小青年少,多的是中老年男女。
小街上鋪面都是經營文房四寶,篆刻印章及印料、裝裱字畫、畫框、仿古扇、異木奇石、小件木石工藝品零星古玩玉器等,幾家小店門口還擺放著已有6000多年歷史的八孔古樂器——塤,也就是賈平凹小說《廢都》裏說的那種塤。置身此地仿佛能嗅出飄散著歷史文化的醇香。
這條街咋壹看與其它城市同類街也無特別區別,當妳仔細品味感覺還是不盡相同。
值得壹提的是爿爿店鋪門楣上的匾額,雖整齊劃壹,其中壹些已經有些透出幾分滄桑感了,題字人不乏名家大家,書畫人衛俊秀、鐘明善、吳三大、高峽、吳作人、劉文西、傅嘉儀、楊曉陽,文化名人霍松林、賈平凹等人墨跡昭然,為這條小街平添幾多身價和光彩。
這條街是自西而東,碑文上說500多米,但壹眼望去卻感覺只有二三百米長,走到盡頭向南拐再東拐延伸至碑林博物館還有二三百米,也全是經營這些的店鋪。這“之”字形街道才是完整意義上的書院門古文化步行壹條街,長500多米。
在這個“盡頭”處北側矗立這壹塊高約兩米多的長方形乳白色天然石,上邊鐫刻著由陜西書法家劉自櫝用篆字書寫的“灝文堂”三個大字,可謂是這條街的點睛之筆。
不說轉街購物,就是仔細品味壹通這些牌匾和這塊巨石上的書法也能醉於其中。
就在這塊石塊的對兩家面店鋪門前,分別有現場書法表演,兩位六七旬的老者正在揮毫書寫,旁邊有幾人圍觀,除了嘖嘖贊誇外,也有人當場掏出兩三張百元大鈔買下墨跡未幹的“墨寶”。
其實,書院門並非單單的街道,它中間還有幾條細小巷子,那些巷子裏也擠滿了店鋪。
這些只是表面的感官,深藏不露的東西可能還在那貌似不起眼的小店裏。在壹家傅嘉儀題寫牌匾“印石軒”的印章店裏,我等與店老板曾老先生攀談了壹會兒。曾先生是已故傅嘉儀先生的老朋友。我問,這街上有真玩意兒嗎?曾先生說,有。咱這店裏買的幹的都是真貨。妳看那照片上的“昌化雞血石”,和這貨櫃擺的都是壹樣,壹點兒假都不摻。說起治印,老先生說憑實力說話,前兩天剛剛接了單5萬多的活兒,那是人家沖著咱的信譽來的。正說著。進來壹中年男子,曾先生介紹“這是傅嘉儀的女婿。”曾先生展示他曾出版的字畫篆刻冊子,我問現在刻壹方鐵線印啥價錢,答曰前兩天有人拿了壹小塊雞血石要刻鐵線印,我侄子報價壹字壹百,他嫌貴走了。壹個多小時後又回來了還是願意在這兒刻。為啥呢?各家水平不壹樣。曾先生說他是這條街上第壹批老商戶,在這裏經營了二十多年了,見證了這條街的變遷。他說,現在沒有前幾年熱鬧了。
何以如此?筆者的老同學有兩個是書院門的常客。與兩位年逾七旬書畫人閑聊中得知,前些年這裏也曾紅火過熱鬧過,小街中央壹字排開“地攤兒”百十家,店鋪裏的商品地攤兒應有盡有,店鋪裏沒有的也不乏壹二,還有現場書畫表演售賣,那場面是相當的壯觀,有的現場書寫作畫的攤前圍了幾層人。買家賣家看家把小街“鬧”的壹派紅火繁榮。多數人看熱鬧開眼界長學問,壹些人乘興淘寶購得書畫壹二,幾乎天天如此。當然了,地攤兒的貨色魚龍混雜良莠不齊,真真假假琳瑯滿目,沒有專業素養不具火眼金睛如若壹味聽信賣家吆喝,極有可能花大價錢買假貨贗品,而懂行的或許真能淘上壹兩件物美價廉的上品貨。說起那些現場表演書畫,兩位老人笑著說,花樣繁多八仙過海各顯神通,咯吱窩夾毛筆寫字、用勺勺(勺子)寫字等等等等,五花八門百花齊放,咋樣招人眼目咋樣吸人眼球咋樣來,卻是紅火熱鬧。前幾年管理部門規範書院門經營秩序,把那些地攤兒統統取締了,它們有的進了店鋪,有的從此不見蹤跡。
我問,書院門裏的書畫有無高手抑或名家的真品?已逛書院門二三十載的老人說,不能說沒有,但不多。問其緣故,答曰書院門就是個旅遊景點,書畫檔次不高,名家少去,業余居多,高檔的東西在對面的湘子廟街裏邊。但書院門裏面東西全貨(意:齊全),別的地方比不了。
書院門裏商戶大多是外地人,多是江西人、安徽人等,他們來到這裏,用傳統的手藝打理著生意,用辛勞和智慧經營著小店。這也是西安當地人的壹份遺憾。
我們轉著看著看見了七八個牽著七八歲、十來歲孫兒孫女手的爺爺奶奶、還有領著兒子女兒的中年夫婦,有的已經買了筆墨紙硯,有的還在尋覓可心合適的,令人不禁油然升騰起壹種欣慰感,看此景,中華文化瑰寶傳承不愁後繼乏人。
書院門的地名和它裏面的關中書院密不可分。關中書院是明、清兩代陜西的最高學府,也是全國四大著名書院之壹,西北四大書院之冠。相傳,明代工部尚書馮從吾曾給皇帝上書,說皇帝“沈溺酒色、荒於朝政”,結果被革職回家。從此,馮從吾潛心研究易理,在寶慶寺講學,後來又與陜西省當時的最高行政長官汪可受壹同進行“聯鑣會講”,來聽講的人足有幾千人,長安府長官便下令在寺中劃出壹塊地修建“關中書院”。之後,向東又陸續修建了長安縣學、西安府學和文廟(今碑林所在地),形成了文化壹條街。
關中書院建成以後不久,宦官魏忠賢滅了東林書院,關中書院也被殃及。熹宗時,關中書院被下旨拆毀。到康熙三年,關中書院重建。光緒時,改建成陜西省師範大學堂,成為當時西北五省的最高學府。民國時改為省立師範學校,直至解放,關中書院裏面是陜西師範學校及其附屬小學。
小街裏還坐落著中國近代民族民主革命先驅,國民黨元老,近現代政治家、教育家、書法家於右任故居紀念館以及國畫大師何海霞先生“海霞天地紀念館”。
關中書院和於右任故居緊閉大門謝絕入內,欲知其裏而不能,是為壹遺憾。
步行街西口北側有寶慶寺華塔。寶慶寺修建於隋文帝仁壽(601-604)年間,原址在隋大興城安仁坊。唐文宗時以五色磚在寺內作塔,故寶慶寺也稱華塔寺。五代時殿宇毀於兵火,惟塔存。明景泰二年(1451)移塔建寺於今址。萬歷(1573-1620)年間馮從吾在此講學。雍正元年(1723)住僧文天重修寺閣。寶慶寺華塔高約23米,7層,平面呈六角形,內有魏、隋、唐等時代的石刻佛像,現存明景二年(1451)重修石碑壹通。
我們徜徉在這條小街上,不緊不忙走走停停地轉著看著問著交談著,壹會駐足欣賞那門頭上名家題寫的門額,壹會兒進到店鋪觀賞陳列的字畫,心情好生舒暢,掐指算來二三十年沒有這樣盡興逛自己所愛的街了,感覺真好、真美、真爽、真愜意!
網上有篇文章說,曾經輝煌的長安城悄然遠去,只留下了壹個沈默的背影。所言是也。漫步在這條小街上,感覺置身於悠久文化和數百年滄桑變遷的氤氳之中,感受到不同於其它城市的味道,感悟著古城的文化底蘊之厚重和濃郁,不禁為西安人而自豪。
不知不覺兩個多鐘頭過去了,從街口緩緩轉到了街尾,再從街尾轉回來,我們的足跡和身影留在了這條小街上,披著壹身冬日的陽光懷著深深的眷戀不依不舍緩步離去。再回首望那寶慶寺華塔巍然屹立,於右任故居宛若靜靜地訴說著往昔的故事,關中書院裏仿佛還有那朗朗的書聲,小街上兩排店鋪依然靜靜的開門迎客……我想,我還會故地重遊的。
西安千年以前是13朝帝都,不僅僅有秦磚漢瓦古城墻、秦兵馬俑大小雁塔鐘鼓樓和碑林等名勝古跡,還有壹些為外地遊客不甚熟稔的古跡,不經意間說個地名都能引出壹段幾百上千年的歷史故事,如書院門等等,它們任何壹個都可以擰出壹把文化水,都能沁出壹杯韻味厚重的陳釀老窖,仔細品味,也能醉倒壹批遊人。
2017.12.26.1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