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文化 - 道德經處世之道淺淡《道德經》中處世之道

道德經處世之道淺淡《道德經》中處世之道

摘 要:中國傳統思想文化博大精深,早在先秦時期就出現了“百家爭鳴”的局面。在長期的發展過程中傳統思想文化始終存在著兩條最為重要的脈絡,即儒家文化與道家文化。雖然中國封建社會習慣將儒家文化視為正統。但強調的以自然不爭,清靜無為的思想治國修身的道家文化對國人民族性格的形成同樣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關鍵詞:道德經;老子;處世之道

作者簡介:鄢雲( 1982.6.13-),男,學歷:本科,籍貫:江西省上饒市單位:江西醫學院上饒分院,研究方向:語言文學類,職稱:助教。

[中圖分類號]:I206.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2139(2012)-16-00-01

壹、利萬物而不爭

老子在自然界諸多事物當中最贊美水,認為普天之下唯有水德最近於道。如果壹個人的言行能夠有類於水那麽他就離聖人之道不遠了。水不爭的特性主要表現在“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從 “幾於道”幾個字我們可以看出,老子是在把“水”的“善”的特性與“道”相聯系。同時,老子也指出了“利萬物”便是水在“善”的方面的表現。這裏的“利”字應理解為“順應”的意思。所以,“利萬物”就是去順應萬物,而其順應的表現方面在於其沒有自身之固定之“形”方面的好惡,總是隨著萬物之“形”而相應地改變自身之“形”。即是說,萬物都有或者說選擇了某種特殊之“形”,而水可以就著這種種“形”隨著進行相應的變化。這裏的“萬物”和“眾人”指的都是萬物,老子用了擬人的方法來表述。值得註意的是,老子所註重的是水的無形無體的特性,且正是在這種不受形體拘束的方面而顯得其“幾於道”。老子把水的“幾於道”的特性稱之為“上善”。

聯系實際我們處於壹個競爭社會,“人之熙熙,皆為利來;人之攘攘,皆為利往”,在我們世人的眼光看來,不爭就無法成名,不爭就無法致富,不爭就無法享有權力。那麽,老子主張的“不爭”,要求我們“居眾人之所惡”,難道是自甘平庸、與我們現代的主流思想相違背?不是。老子所說的“不爭”,並不是放棄競爭,而是“不爭之爭”,這是壹種追求卓越的高效競爭手段。人是社會的動物,多數情況下有著壹種從眾心理,“跟著感覺走”,並不是依照理性思考去想問題辦事情。社會上的多數人往往是依附權勢名人,攀龍附鳳,看見利益就目空壹切,妳爭我奪互相打得頭破血流,假如我們也壹樣盲從、隨大流,結果只能像常人壹樣,所得甚少,得不償失

我們從中感悟出最聰明的方法有兩種,第壹種方法就是幫助他人獲取利益而不是和他人爭奪利益,這樣,他們就會善待妳、視妳為知己甚至忠誠地追隨妳。老子曾說過;“得人之力者無敵天下也;得人之智者無畏聖人也。”如能做到舍得小利益而換取他人對妳的支持,妳最終的成就將會遠在眾人之上;第二種辦法就是安靜地守候,專註那些別人看不見或無人問津的利益。這也是“不爭之爭”的策略,妳的收獲將遠在常人之上。

二、至虛極 守靜篤

“極”、“篤”均為極度、頂點的意思。“虛”和“靜”都是形容人的心境是空明寧靜狀態,但由於外界的幹擾、誘惑,人的私欲開始活動。因此心靈閉塞不安,所以必須註意“至虛”和“守靜”以期恢復心靈的清明,使生活清靜堅守不變。

以往談到老子我們總是習慣用清靜無為、恬淡寡欲壹語來概括老子的人生誓學。至虛極是要人們排除物欲的誘惑,回歸到虛靜的本性。只有如此才能真正地認識道,而不是爭權奪利忘了道。至虛必守靜,因為虛是本體而靜則在於運用。司馬遷說“李耳無為自化,清靜自正。”(《史記·太史公自序》)這是很扼要的概括。靜與動是壹對矛盾,在這個矛盾中,老子著重於靜而不是動,也不否定動的作用而主張要虛心,靜觀萬物的發展和變化。“至虛極,守靜篤”可以說是老子眼中完美的思想境界。在如何做到“至虛極,守靜篤”問題上老子也提出了壹些自己的看法。

三、為腹不為目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馳騁田 獵令人心發狂,難得之貨令人行妨。是以聖人為腹不為目。老子的意思是:沈溺在五顏六色的繚亂之中,會令人眼盲;沈溺在五音六律的嘈雜之中,會令人耳聾;沈溺在五味的珍羞美味之中,會令人失去胃口;沈溺在田獵馳逐的愛好之中,會令人心發狂;沈溺在難得之貨的欲望之中,會妨害人的行為。因此聖人重視滿足肚子的需要,不註重眼睛的欲望。所以要去掉那些有害的欲望,選取這些無害的需求。

三國時期魏國玄學家王弼曾為“是以聖人為腹不為目。”這句話作註道:“為腹者,以物養己,為目者,以物役己,故聖人不為目也。”言下之意是告誡我們不要做物欲的奴隸。老子生活的時代,正處於新舊制度交替、社會動蕩不安之際,奴隸主貴族生活日趨腐朽糜爛。他目擊了上層社會的生活狀態,因而認為社會的正常生活應當是為腹不為目,務內而不逐外,但求安飽,不求縱情聲色之娛。老子的言論是針對奴隸主貴族貪欲奢侈、縱情聲色的勸誡和嚴正警告。

四、知足不辱 知止不殆

名與身孰親?身與貨孰多?得與亡孰病?甚愛必大費,多藏必厚亡。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長久。名望與生命相比哪壹樣比較重要?財物與生命相比哪壹樣較重要?得到名利與失去生命相比哪壹樣的結果比較壞呢?愈是讓人喜愛的東西,想獲得它就必須付出很多;珍貴的東西收藏得越多,在失去的時候也會感到愈難過。所以,知足的人比較不會受到屈辱,凡事適可而止的人比較不會招致危險,生活得更長久。

“知足不辱,知止不殆,”這是老子處世為人的精辟見解和高度概括。知足,就是說任何事物都有自己的發展極限,超出此限,則事物必然向它的反面發展,因而,每個人應該對自己的言行舉止有清醒的認識,凡事不可求全。知足是壹種感受,不在於擁有多少名利而在於個人感受如何,五臟六腑、七情六欲,人人皆同,但每個人對欲望的態度都有不同程度上的差別。世界上確實存在著壹種不知滿足的人,他們貪得無厭的行為即招致人們的厭惡又引起人們的羨慕,正是這樣壹些人即把世人統統裹挾到了壹個欲望沸騰的世道裏,又使世界變得富麗堂皇、流光溢彩,他們的作為破壞了自然界的均衡卻呼喚來人類的進步,人類對此尚未能作出明智的判斷和選擇。相反,世界上也確實存在著壹些比較容易滿足的人,他們不是由於能力不足而不得不自求滿足,而是在透覷了得失之間的關系後所作出的自願選擇,就是說,他們有條件和能力去不知足而卻自願地選擇了知足。知足使人平靜、安詳、達觀、超脫;不知足使人騷動、搏擊、進取、奮鬥;知足智在知不可行而不行,不知足慧在可行而必行之。若知不行而勉為其難,勢必勞而無功;若知可行而不行,這就是墮落和懈怠。這兩者之間實際就是壹個“度”的問題。度就是分寸,是智慧,更是水平。

《道德經》的處世之道告訴人們:貪求的名利越多,付出的代價也就越大,積斂的財富越多,失去的也就越多。他希望人們,尤其是獲得成功的人,對財富的占有欲要適可而止,要知足,才可以做到不辱。老子宣揚的是這樣壹種人生觀,人要貴生重己,對待名利要適可而止,知足常樂。

  • 上一篇:適合親子朗讀的詩歌
  • 下一篇:郭村古村落美好鄉村規劃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