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文化 - 隴東民歌的歷史淵源

隴東民歌的歷史淵源

甘肅省東部的慶陽等地,習稱隴東,古稱北豳。 周祖不窋及其子鞠、其孫公劉三代,曾在叫豳的隴東(主要在慶陽)創業和“教民稼穡”,豳民眾緣此歷經了從漁、狩、牧、遊到定居農耕的劃時代轉折,生產飛速發展。發達的漢族文化與民眾先進的生活息息關聯,誕生了許多反映周先祖功勛和民眾勞動生息的歌謠。相傳由大文學家、思想家孔子親自刪定的《詩經》(實為民歌集)就集中再現了隴東漢族民間歌謠,其中《豳風·七月》、《大雅·公劉》、《小雅·采薇》等篇目,就藝術地記載了隴東民歌。 這裏又是古代狄、戎、羌等少數民族聚居之地,歷經800余年的古義渠國,曾在這裏建都,雄霸四方。其時,民歌已進入宮廷,成為上層統治者的享受娛樂品。

隨著時代的變遷,隴東民歌不斷吸收各種文化元素,通過碰撞、交融,並與當地的地理、政治、經濟、文化相磨合,形成了壹種有自己特色風格情調、藝術趣味的藝術之花。代代滋生,又口耳相傳,真實地記錄著慶陽人民在各個歷史階段中的真情實感,並是他們評判社會、追求理想、願望,認識生活的總譜。許多傳統民歌因從內容上難以確定它產生的具體歷史階段,屬“無朝代”民歌,但從它采用的音樂曲調來看,很是古老,如[倒推船]、[剪靛花]、[哭長城]、[五更]、[悲宮]、[西涼調]、[送情郎]、[刮地風]等都是13-17世紀時元明時期的老曲牌。

  • 上一篇:醬辣椒怎麽腌制又脆又好吃
  • 下一篇:對於《重啟之極海聽雷》和《終極筆記》這兩部劇,大家有什麽看法?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