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北道情 是陜西陜北地區的漢族戲曲劇種之壹,在2008年入選我國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在道情的發展中,該戲曲和道教有密切的聯系,因此陜北道情的藝術特色也和道教分不開。那麽,陜北道情的由來和歷史都有什麽樣的淵源呢?
陜北道情的由來:
陜北道情最早出現於清澗縣東解家溝的玄武村。據該村道情藝人王儒倫口述,清道光年間(1821—1850),山西忻州壹批道情藝人前來本村和附近的寨溝演出,始將山西道情傳入清澗。後與當地的民歌結合,並吸收了眉戶、秧歌的藝術成分,形成了清澗道情。最早組班演出的是王儒倫的老爺爺,稱王家班,以坐唱形式演出。光緒年間至本世紀三十年代,清澗縣出現了史家河、巖頭、袁家河、樂堂堡等村的道情班子。他們經常出外演出,使道情戲傳播到子洲、子長、誌丹、橫山、綏德等地,出現了村村社社有班子的興盛局面。演出形式從坐唱發展為舞臺演出,成為各地廟會賽戲的主要娛樂品種。往往是白天演出道情戲,晚上鬧秧歌社火。每年春節期間,村與村的道情、秧歌班子還要進行下帖和還帖式的相互邀請演出活動,當地稱為鬧紅火。
民國二十四年(1935)紅軍長征到達陜北,陜北道情進入新的發展階段。道情藝人在傳統道情的基礎上,於橫山等地創造出壹種新道情,因多演出反映陜甘寧邊區人民革命鬥爭生活的現代戲,故被群眾稱為“翻身道情”。藝術風格與老道情迥然不同,老道情深沈悲壯,新道情歡樂、豪放和明快,多富有新的時代特色,普遍受到了歡迎。老道情因之日益衰落,各地城鄉班社均改唱新道情,如清澗下武村班、曹家塔班、陳家坪班、坡家溝班、八鬥岔班、淮家灣班、橫山破羅村班、柴辛梁班、子洲裴家灣班、強家溝班、劉家川班、子長強家溝班、榆林鎮川堡班、延川白家河班等。
中華人民***和國成立後,陜北新道情有了進壹步發展。各村堡的民間班社不斷擴大,壹些班社還購置了新箱,培養出了壹代新的演員,並創作演出了大批現代戲。
陜北道情的歷史淵源故事:
道情,是由古代道士念經、演唱、誦詠道教中的情理而得名的。據《唐書·禮樂誌》“調露二年(公元679年)高宗命樂工制道調,祀老子”以及芝庵的“道家唱情,釋家唱性,儒家唱理,故曰唱道情,或曰道情,即道情調也,與法曲異名而同實”的說法便可得知,道情產生於唐代,最早是道教觀內詠唱的“經韻”,文體為詩贊體。後來吸收了詞調、曲牌,演變成為民間布道時演唱的“新經韻”也稱“道歌”。
唐代,皇權與道教關系密切,將道教作為國教。為了維護道教的地位,爭取信徒,道士在道院大唱道經故事。為了招徠更多的聽眾,又采用民間故事和歷史傳說故事來演唱,逐漸將道院裏的說唱傳至民間。後經藝人們的創造、發展,形成了簡單的、也是最早的道情清唱、說唱形式。道情就是這樣隨著道教的興盛而興起。
宋代,以道教為正教,大力宣揚道教之說。真宗尊奉老子為“太上老君混元上德皇帝”,並修築了極為壯麗的昭應宮、會靈觀。後來,徽宗迷道更甚於真宗,在全國各地廣修道觀,使道院與道士劇增。這就使當時流行於民間的道情得到了擴大和發展,主要表現在:在唐代使用琵琶、座鼓、鐘、磬等伴奏樂器的基礎上,又增加了迄今為止道情仍然沿用的主要樂器——漁鼓和簡板,促進了道情唱調音樂形式的建立和風格的形成。
元代,元太祖成吉思汗、元世祖忽必烈為統壹中國,均曾求助於道教。他們對宣揚漢族統治之戲曲予以禁止,但對神仙道化戲卻很少幹涉,故元雜劇作家寫八洞神仙度化之戲,在元曲中占到了四分之壹多。此時,已在民間廣為流行的道情也進入了壹個新的發展時期,由坐班清唱發展成為廣場演出,並在原有的基礎上,又增加了皮影,成為有人物、情節的對唱表演,作為戲曲劇種已見雛型。
清代較重喇嘛教,道教漸趨低潮。但因慈禧夢想長生不老,道士高雲溪便“以神仙之術惑慈禧,時入宮數日不出”,並秘密參與朝廷之事,故道教得以繼續延續,而此時的道情也繼續得以發展。壹些文人學士紛紛循舊調創新曲,使道情的體載更加豐富。道情以“耍孩兒”、“清江引”、“罩羅袍”等為主要唱段,又吸收、采用了秦腔與其它梆子戲的壹些鑼鼓、唱腔、表演、劇目以及民歌小戲,逐步形成為成熟的道情戲。
綜上所述:道情不僅源於道教,而且在它的形成與發展過程中,壹直與道教有著密切地聯系,是壹種與道教無法割裂的戲曲藝術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