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所了解到的名品硯臺飽含文人氣息,隸屬“文房四寶”,是壹個時代文化藝術發展的重要媒介。其上形狀和纂刻工藝更是千姿百態,秀美非常,若是有名人題字或精美雕刻更是奪人眼球。
據我們所了解的硯臺,在當代許多拍賣場中都大放異彩,收藏價值非常高。比如2013年壹方清乾隆白玉素面硯臺以1,149,500元成交;而由乾隆禦制和禦題詩的幾方硯臺也在後期的拍賣中分別拍到了1400萬元和973萬元,價格斐然。
我們今天要為大家介紹的這款清代硯臺,高3.5cm,長20cm,寬17cm。唐代著名詩人元稹曾作詩:“移時停筆硯,揮景乏戈鋋。”壹方好的硯臺必然發墨強,不傷毛筆。這也就要求硯臺本身質地堅硬不失溫潤,密度高,名硯之所以成名也就在於此。
這款硯臺從質地來說應該是石硯,但結合澄泥硯的工藝,硯體較厚,但質地細膩,紋理清晰,上刻雙龍戲珠,兩條龍紋雕刻細致,戲耍火珠的動作神態栩栩如生,寓意吉祥如意。這種硯臺壹般為宮廷皇室禦用,或者重要官吏才會有幸得到。
而硯臺下方同樣打磨的光滑均等,上刻印章字跡尚且能夠辨識,中間微微鏤空方便手拿移動,形狀有點像橢圓形,硯邊打磨光滑,整體硯臺渾厚大氣但不失靈動,符合文人誌士風骨,算的壹方好硯。
硯臺文化是與我國的文化發展相輔相成的,文人雅士乃至官吏墨客常常以硯臺的質地造型反襯壹個人的德行。越是對自己要求嚴格地位顯著的墨客,在準備“文房四寶”時也愈發精益求精。由於好硯臺尋得和制作並不簡單,所以壹個名硯往往能夠傳世而少仿制,也就有了“壹方好硯價值連城”的說法。
作為中國傳統藝術和文化傳統的體現,硯臺在當下也是文人墨客心中至寶,好硯出現時將其引回收藏者不在少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