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馬瘟病毒引起的非洲馬瘟是馬屬動物的壹種急性或亞急性蟲媒傳染病,在非洲撒哈拉沙漠以南是地方性流行病. 傳播媒介是庫蠓的某些種類,其中最重要的是擬蚊庫蠓(Culioides.Imicola)。
非洲馬瘟是由病毒引起的單蹄獸的急性或亞急性傳染病。馬對本病易感性很高。病死率達95%。中國尚無此病。
本病主要流行於非洲大陸中部熱帶地區,並傳播到南部非洲,有時也傳播到北部非洲。近東與中東(1959)、西班牙(1966,1987—1990)、葡萄牙(1989)等非洲以外的國家也曾流行。中國尚無本病發生。 贊比亞發生非洲馬瘟2004年5月7日,贊比亞農業食品漁業部向OIE緊急報告,5月7日,中央省Chisamba地區發生1起非洲馬瘟,涉及有48匹馬,其中8匹馬發病並死亡。發病馬駒大多為7月齡,從未接種過非洲馬瘟疫苗。傳染來源不清楚。贊比亞上壹次向OIE報告非洲馬瘟爆發的時間是1991年。
2004年5月31日,博茨瓦納農業部向OIE緊急報告,4月15日,東南區哈博羅內地區發生了1起非洲馬瘟。涉及有30匹馬,1只發病、死亡。估計最初感染的時間為2004年4月1日。診斷為非洲馬瘟。傳染來源不詳。非洲馬瘟在博茨瓦納呈零星爆發,博茨瓦納采取控制節肢動物、隔離、國內移運限制、免疫的控制措施。博茨瓦納上壹次向OIE報告非洲馬瘟爆發的時間為2003年8月。